
專題報導
怎麼支持傷者,才不會讓好意變傷害?
關心不一定來自主動詢問或給予幫忙,陪伴和聆聽也是很好的方式。

專題報導
呂忠吉的自白 投影出台灣公共安全的渺小
「只能打119了」,像是一個無從選擇的答案,呂忠吉像是也只能這樣回答般告訴記者。

專題報導
八仙事件,一把火燒出公共安全漏洞
災害學界批評,如何預防悲劇重演,「政府沒有答案!」

專題報導
尊重亡魂,必須從災害中記取教訓
沒有預防的緊急應變,下場就是搬屍體。

專題報導
沒出事等於賠錢?業者安全教育需加強
即便主辦單位有基本安全觀念,不過有觀念與有能力處理是兩碼事。

專題報導
學者:台灣社會以「賭博」心態面對風險管理
台灣選擇「賭博」,若有確實撰寫安全計畫,即便出事不會死太慘。

專題報導
不該全面禁止粉塵活動,重點在於主辦單位有無安全計畫
八仙事件後,交通部觀光局發函業者禁止舉辦粉塵活動,消防署災害管理組前組長林金宏批評心態不對。

專題報導
防災不只政府的責任,民眾也需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林金宏說:「如果你腦海一片空白,代表完全沒有安全觀念。」

專題報導
安全管理要點管公不管私,大型活動依然沒保障
台灣卻沒有安全計畫標準,若八仙事件重演,「政府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條件下不能辦活動?」

專題報導
冤有頭債有主的「災因」管理,下場是各部門互推責任
台灣的「災因」模式舉世罕見,希望「冤有頭債有主」,下場是各部門互推責任。

專題報導
演習還是告別式?與現實脫節的防災演練
災害學者批評,台灣的公共安全思維欠缺「人文想像」。

專題報導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維,才能確保宗教活動安全
公部門應與宮廟合作形成「伙伴關係」,透過鎮瀾宮讓活動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