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苑玲(二十二)瘦一點,也許我會更喜歡自己
願景工程 特約記者黃奕瀠
我跟簡苑玲多約在宿舍樓下的便利商店見面。這晚,她一進來坐下,立刻將腳跨到旁邊的椅子上,讓自己舒服些,也方便抓癢。「我下樓前才在看伃均最新的那兩篇文章……,她說苑玲沒怎麼復健,可是還是很靈活……。」苑玲呵呵笑了一下。
「喔?我也覺得很奇怪。」我對簡苑玲前幾天在臉書驚呼自己能夠踩飛輪感到開心,但也覺得神奇。
「還是要看狀況,我今天膝蓋就彎不起來,無法踩。」簡苑玲每天晚上都會想辦法將腳彎到極致睡覺,隔天膝蓋就比較能夠彎曲,見面這天她一夜無眠,沒有掰彎自己的膝蓋,腳就很僵硬,「重點是要知道自己身體的狀態,隨時調整,觀察自己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每個人身體不一樣,方法也就不一樣。」
比起復健,簡苑玲更在意身材,原本愛喝飲料不喝水的她,開始喝水,「我不喜歡拍照時的自己,雙下巴太過堅強。」對燒燙傷患者來說,胖是必要的,為的是「養皮」。剛開始復健時,醫護人員都希望他們不要瘦得太快,因為不論開刀或傷口復原都必須要有面積大一點的皮膚,所以簡苑玲一下子讓自己增胖十二、三公斤,看自己也越來越不順眼。
「有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態,反正都這麼胖了。」受傷後的她變得很廢,每天看動漫,看動漫時必喝奶茶吃洋芋片,受傷前每天不過喝一杯奶茶,如今每天喝兩三杯,過去還大量走路、運動消耗熱量,現在少走又不復健,身體狀況更是失控,簡直惡性循環。「我快實習了,很怕讓病人印象不好,而且太胖衣服不好買。」她想改變以前那種自我放棄的心態,讓自己外表看起來稍微好一點。
前陣子,在萬芳醫院接受治療的八仙傷友「回娘家」,簡苑玲看到主治醫師時還特別詢問是否已經能減肥?醫師認為她可以實習完後再開刀,到時再養皮就好,「我媽說醫師站在遠方時,會凝視著我,或許想著這當初差點死亡的女孩,如今活蹦亂跳的,很是欣慰吧。」
受傷將滿一年,簡苑玲心態漸漸調整,也想改變自己,外表是最容易著手的地方,如果可以從身材上改變,或許就可以比較喜歡自己一點。「我很不喜歡自己,不論心態、言行、舉止、樣子或疤痕。」簡苑玲對自己的厭惡很早以前就有,受傷只是讓她更正視自己而已,「處理燒燙傷的種種問題,其實就是處理自己的過去。」
「有些問題我本來就有看到,但就是放著它,忽略不管。」簡苑玲說過往遇到事情會陷進自己的小世界,受傷後表現得極度正面,讓朋友見了都有點擔心這是否是種逞強,「變得很不像她」,如今她不僅調整到原來的樣子,而且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我現在會試著喜歡自己。大家都說要想辦法接受自己、愛自己,但沒人告訴你怎麼做。」簡苑玲說她只能邊走邊看,看自己能夠走到哪裡。
有比較喜歡自己了嗎?我問。
「還沒有喜歡自己,但瘦一點我會比較喜歡自己,希望再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