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都市在發燒 熱島併發症
高度都市化造成熱島效應,夏天更依賴冷氣,耗能、排熱更多形,成惡性循環。 記者黃仲裕/攝影

高度都市化造成熱島效應,夏天更依賴冷氣,耗能、排熱更多形,成惡性循環。 記者黃仲裕/攝影

太熱易厭世 憂鬱自殺風險增

太熱讓人厭世?政府認證「這是真的」!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衛福部疾管署的長期研究發現,天氣熱也會提高致死率,除了中暑和誘發心血管疾病,自殺率和憂鬱等精神疾病罹患率及發作率也提高;學者分析長達十年氣象資訊與國人死因資料庫,與國衛院研究結果一致,熱島效應正在惡化這個現象。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分析二○○八至二○一四年熱相關疾病就診資料,當氣溫破卅三點五度,老人掛急診比率增一成一;溫度達卅四度時,十四歲以下兒少就醫比率提高二點二倍。此外,社經地位較低民眾也受其害。

台大醫學院環境職業醫學科教授郭育良分析一九九四到二○○三年全台死因資料庫,發現最低死亡率的宜居溫度為廿六至廿七度,卅一度是死亡率明顯上升的臨界點,每增加一度整體死亡率提高五個百分點。

他說,對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平均體感溫度的風險臨界點各為卅點七度及卅一點四度,每升一度,死亡率各增加百分之三點五及十二點五。

郭育良也與日、韓合作跨國研究,發現三地自殺人數與氣溫升高成正比。以台灣為例,當氣溫上升二點三度,自殺風險提高七點八個百分點;南韓氣溫每增加四點七度,自殺率提高六點八個百分點;日本每增四點二度,自殺率提高百分之四點五。

郭育良說,高溫會影響精神狀態,提高憂鬱症的罹患率,顛覆天氣陰冷容易誘發憂鬱症的刻板印象;他與國衛院合作的研究發現,憂鬱症的最低發生風險年均溫為廿至廿三度,廿三度以上的地區每增加一度,憂鬱症罹患率提高七個百分點。但自殺或精神疾病的成因複雜,仍有待研究。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數位報導】


‧ 高溫會殺人
‧ 幫都市退燒
‧ 新加坡用綠化降溫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