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尋找隱形冠軍 瑞愛生醫

新創常勝軍 吸引注資

瑞愛生醫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顏碩廷,當公司第一項產品「血感槍」於2019年研發出來後,便開始積極參加各項比賽,包括國家新創獎、京台創業大賽、竹科創業新銳獎,以及Plug and Play加速器等,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加速器,並成各項大賽的常勝軍,除了為公司爭取到不少曝光度,也為日後法人股東注資,開啟曙光。

瑞愛生醫成立於2017年7月12日,原名「威力康生醫」,定位為與健康相關的產業。顏碩廷後來覺得公司名稱太過陽剛,便由妻子想了「瑞愛」的名字,取其:光芒四射、溫暖的感覺。同時,也為公司英文名字取了諧音Redeye(看見紅色的眼睛),與「血感槍」是用來檢測糞尿中的潛血不謀而合。

顏碩廷原以1,000萬元資金,在薩摩亞成立控股公司,當初是考量海外股東個人投資的便利性,有節稅的功能。半年後,2020年12月,因應股東需求,希望投資台灣瑞愛,不希望投資薩摩亞瑞愛的考量,遂關閉海外公司,轉為100%本土公司。

瑞愛生醫成立的前三年,天使投資人多達44人,因為認同瑞愛的理念,以小額投資30萬、 50萬、到100萬元不等注資。直到2020年底,瑞愛生醫才引進三名法人股東,分別是:熱映光電11%、聯電集團和聯華神通集團旗下的投資公司。以上三個法人占股權25%,加上其他的個人共達35%,實收資本額來到5,990萬。

瑞愛參加各項加速器的創業大賽,幾乎無往不利,2019年是Plug and Play加速器在京都首批唯一的台灣廠商,迄今仍與Plug and Play美國加州總部仍持續交流。期間還入選國研院的赴荷蘭二個月培訓計畫。顏碩廷認為,新創公司不妨採取瑞愛生醫的模式,透過加速器接觸到更多學研機構,有助於覓得企業導師的協助。

不過,顏碩廷坦言,接觸那麼多企業、合作夥伴、創投、加速器、企業導師或是金融機構,大多數並無法做到:深入了解新創、持續陪伴新創的協助者角色,最長時間也不過三個月就結束了。但是,他從中發覺讓瑞愛生醫受益最大的二個加速器,分別是:交大和工研院的助力。

身為交大終身校友的顏碩廷說,參加交大的IAPS、iCAN產業加速器等,「交大幫」校友發揮包括實質及精神層面的豐沛資源。第二個幫助最大的是工研院, 是他所接觸學研機構中,對新創企業最支持。

他說,由於多數加速器都只是提供短期的協助,只有工研院一直跟進,從2019年與工研院生醫所和電光所都有互動。尤其是工研院電光所在工業局計畫於2018年成立的「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中心(IisC)」,對新創企業特別支持,加上瑞愛生醫屬於跟Bio扯上關係的ICT產業,雙方溝通無礙。

就連瑞愛生醫布局海外市場,IisC媒合的新加坡代理商,今年特地把公司名稱改為「瑞愛」,並在新加坡醫材和非醫材認證註冊,更準備要進軍杜拜和印尼市場,讓瑞愛邁向國際市場之路,可以走得較為平順。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