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尋找隱形冠軍 菖葳
菖葳國際董事長林彥廷引進AI管理系統,進行出貨科技化管理。記者劉學聖/攝影

菖葳國際董事長林彥廷引進AI管理系統,進行出貨科技化管理。記者劉學聖/攝影

農企補貼 治標不治本

開設農業企業的林彥廷,從成立公司到擴廠的融資吃足苦頭,一再被銀行排拒門外,他最後是靠著父親和親戚們援助熬過難關。回顧先前煎熬的日子,他有感而發地期盼政府相關單位能重視農企發展,給予更多的資源協助。

2009年,林彥廷創業之初,想向青輔會申請100萬元的青年創業貸款,走完取得相關證照、課程等程序,向彰化和第一銀行申辦,但寫了經營企劃書,卻被打回票。

而從側面了解,因為觀賞魚出口生意過於冷門,銀行須自負盈虧,擔心貸款無法回收而不願借錢,最後只好跟父親開口。

2013年,他因應業務擴展需求,買了一塊500坪的農地蓋新廠房,向銀行融資依然碰壁。他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建廠完成後,可依此向銀行辦貸款,但前前後後找了七、八家商業銀行,因建廠土地是農地再被打槍。結果為了蓋這新廠房,他把先前兩年半來所賺的錢全數投下去,還拿了父親和姐姐的房子去押抵。

然而,新廠營運卻是林彥廷另一個噩夢的開始。當時他曾收了客戶五、六十萬元的貨款,立即轉手付給漁場款項,並對員工欠薪長達兩個月。所幸,他擁有龐大親戚團做後盾,包括阿姨、舅舅、表弟、丈母娘等都曾提供金援。

約計撐了四年時間,歷經一番奔波解套農地建廠問題,才進入佳境,現在反而有三、四家銀行主動上門求貸。他說,政府目前協助農企的作法,一般均採補貼方式,這其實是治標不治本,以自身舉例,農地買賣合法化即是發展一大瓶頸,現在有許多漁場根本拿不到養殖登記證。

另一方面,台灣漁業法已幾十年沒有修改,根本不合時宜,加上各地方政府對於農業發展條例認定也有差異和出入,造成業者難以遵循,不得其門而入,無法獲得有效的資源,此一結構性問題值得相關單位正視解決。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