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看優勢/智慧化生產 具指標意義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副執行長謝國倫表示,耿舜企業從1992年生產第一台貼標機開始,陸續開發出充填機、鎖蓋機、收縮膜套標機等產品,因應目前智慧機械的趨勢,公司也積極往智慧化的生產設備發展,在業界具有指標意義。
謝國倫指出,台中市有兩個特別重視企業體質與創新的協會:台中市金手獎得獎廠商協進會與台中市產業創新協會。工研院產服中心持續與此兩協會共好,提供相關資訊與會員廠商交流,並邀請協會會員參觀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發表展,讓企業瞭解目前的科技發展趨勢,也促成了多項成果。
其中,取得2014年第一屆台中市產業創新獎、2016年獲得台中市工策會金手獎特別貢獻獎榮耀的耿舜企業,積極提升能量及轉型升級,與兩協會活動密切連結。
工研院藉由協會活動,認識耿舜董事長謝舜星。而謝舜星也認為工研院是座寶山,中小企業想要產業創新,應該多跟工研院交流,了解目前正在發展的技術趨勢,或者政策推動方向、政府相關補助資源等。
謝舜星以導入智慧機械為公司未來的主要發展目標,工研院在台中設有智慧機械中心,同時亦於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設立智慧機械示範產線,曾邀請謝舜星參觀智慧機械示範產線,瞭解智慧機械相關的運作,也跟工研院技術同仁針對不同的技術做交流。
因應耿舜對未來的規劃,工研院除整體性的技術交流參訪外,也針對智慧化的軟硬整合技術,串聯發展MES、機械雲等相關系統整合的技術智機中心進行洽談,補足傳統機械製造業比較缺乏智慧化技能相關的做法。
謝國倫表示,耿舜正逐步建構包裝機械整線智慧化,工研院未來也將持續協助耿舜,一起往智慧機械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