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氣候峰會4挑戰 碳交易談判最艱困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7日進入第二周,各項重要議題談判逐步取得進展。美聯社報導,峰會仍有四大挑戰待解決,分別是達成更多重大成果、敲定富國金援窮國應付氣候變遷事宜、談妥碳交易機制、討論出判定各國有無落實減碳目標的方法。
●首周已達若干重大共識
每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結束時,都會發表閉幕聲明,列出會議成果。這次峰會首周已產生若干重大共識,包括停止濫伐森林、減排甲烷和逐步淘汰燃煤等。
接下來的重要成果可能是確認,到本世紀末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只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5度內。達成方式可能包括敦促汙染大國每一兩年檢討減排目標,而非巴黎協定規定的每5年。
●富國應承諾金援窮國
富國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千億美元給窮國,協助應付氣候變遷,這個目標已經落空。解決方法可能包括富國明確承諾從2025年起增加金援。另一個重要事項是汙染大國賠償小國因氣候變遷蒙受的損失,不過觀察家說,這方面協議很難達成。
巴黎協定推手、法國前外交部長法比尤斯說:「這些都是關於錢,錢,錢,錢。」
●拚2050年淨零碳排
巴黎協定第6條是關於全球碳市場規則,這是協定談判過程的艱困部分最難談妥的部分之一。巴西和印度在巴黎協定前的多項協議中獲得碳排放額度,先前曾要求把這些額度列入計算,觀察家說,這次兩國可能放棄,而富國可能把自己在碳交易市場獲得的部分收入分給這兩國。就第6條達成共識,對許多國家承諾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很重要。
●討論判定各國有無落實減碳
巴黎協定要求各國政府自訂減碳目標,其中許多訂在遙遠的未來。查核這些國家是否有就目標採取務實行動很困難。中國大陸已拒絕一項提議,不願按照其他國家設定的格式提供落實減碳目標的資料。巴西和俄國也已拒絕更加詳細地列出為達長期目標而執行的近期措施。
【願景工程氣候危機行動論壇】◦ 日期:2021/11/20(六)
◦ 時間:09:00 - 17:30(08:30 開放報到)
◦ 地點: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201會議室(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號)
◦立即報名:https://reurl.cc/Xl2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