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願景在地 願景在地第四波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桃園/升格在即…門牌抓瞎 郵差抓狂

前言:

再過5個多月,桃園縣就要升格為第六都,但許多地區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門牌、路名混亂,不僅讓外地人到訪有如走進迷宮,郵差、宅配司機也迷路,顯示基層戶政仍需再加把勁,聯合報系記者深入村里巷弄,直擊這些「卡門」現象並尋求解決之道。

大太陽下,新手郵差「阿宏」看著手中掛號信,找每一家門牌,在中壢市白馬莊繞了二、三圈,就是找不到。只好扯嗓門高喊名字,有住戶探頭說「你要找的人在對面巷子第二戶啦!」

龍潭鄉三坑老街住戶幾乎把新舊門牌釘上, 郵差記的也是舊門牌。 記者賴佑維/攝影
龍潭鄉三坑老街住戶幾乎把新舊門牌釘上, 郵差記的也是舊門牌。 記者賴佑維/攝影
門牌大跳號 難怪迷路

「我花了3天時間畫地圖,才搞懂方位。」阿宏如今送信3年,已熟悉白馬莊每一戶位置。

記者實地走一遭,中壢光明里白馬莊一帶門牌不是單、雙號各一邊,而是連號,但沒規律。這條小巷是1至10號,拐個彎卻變成61至65號,每到一個路口門牌就大跳號,「難怪郵差迷路」。

另名郵差「阿志」負責中壢市三民里下三座屋一帶,也走過「迷宮」。他說,當地邱姓家族共用「下三座屋22號」,戶數超過 30戶,「每次看到信件地址一樣,但收件人不一樣,根本不知人住哪?」曾為一封掛號信,連續三天一戶戶問,才找到人。

郵差手繪地圖才搞懂方位。  記者呂筱蟬/攝影
郵差手繪地圖才搞懂方位。 記者呂筱蟬/攝影
業者送便當 花1小時

八德市十八家地區同樣也「亂」。記者依里長提供的451巷9號地址尋找,兩間緊鄰工廠,一家是9-6號,隔壁卻是9-28號,巷弄複雜。一間工廠負責人對記者說:「有一次送便當小弟花了1 小時才送到,工人早已餓昏」。

另八德市和平路991巷和舊地名西坡腳重疊,新社區用和平路 991巷門牌,但拐個彎門牌變成西坡腳。當地消防人員說,每當有新人來,一定要帶到實地走一遭,以防緊急狀況找不到路。

換了新門牌 仍用舊的

龍潭鄉三坑老街門牌兩年換3 次,三坑子改永福路、再改三坑老街。不少民宅將新舊門牌都釘上,但收發信仍多寫舊門牌,郵差得拿新舊門牌表對照。

親友來拜訪 約在超商

「有親友來訪,我們都先約在路口超商,否則親友一定找不到。」住八德市桃鶯路南僑巷的林太太帶記者走一趟,左繞右繞都是同一條巷子,門牌卻亂跳。宅配司機抱怨「門牌太亂了啦!」

桃園縣年底升格,許多地區門牌、路名混亂,郵差找不到、送貨的抓瞎;警員、消防員勤區調動,「亂碼」區一定列入交接。

《大家談》

  拜訪客戶 請他帶路

˙彭政銘(五金行業者):日前我到楊梅市富岡里「大井頭」拜訪客戶,在附近問了半天,大家都不知道「大井頭」在哪裡。最後只好打電話給客戶,請他騎車到富岡火車站帶路,白白浪費40分鐘,很不方便。

    
  門牌共用 常拿錯信

˙邱木火(中壢市三民里下三座屋居民):這裡的每一戶都共用門牌號,每一號底下至少都有4、5戶,外地人來,就像走迷宮,連郵差也很難準確送信。目前是每一鄰設共用信箱,居民每天要自己去找,常發生信件拿錯或被偷拆情形,真的希望門牌趕快重新編好。

    
  改來改去 我也迷糊

˙陳長江(蘆竹鄉坑子村長):坑子村有很多村民的戶籍是共用同一地址,村內原本11鄰的曾姓村民,戶籍後來改為9鄰,但村民沒改仍用11鄰,連我都弄不清楚,郵差送信也困擾,希望升格前徹底改一改。

    
  找報案地 求助里長

˙王聖雄(大安派出所警員):桃鶯路南僑巷弄門牌混亂,剛到派出所時接獲勤務,還得向里長求助,才能順利找到報案地點,整編有助改善現況。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