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學者:台灣社會以「賭博」心態面對風險管理


願景工程 記者李奕昕/台北報導

 攝影/余承翰
攝影/余承翰

台灣長期忽視公共安全,認為「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公部門及民間都不習慣針對風險做準備,政府未盡責宣導風險意識及投資安全成本,民眾及主辦單位不願配合政策,這種「低估風險」的價值觀,充分暴露在八仙事件中,後果是「難以承受之重」。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說,台灣普遍存在兩種偏見,其一是「樂觀偏見」,預期災害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為平常有燒香拜佛,不會遇到倒楣事,企業老闆自認熱心公益,所以辦活動不會發生地震;其二是「正常化偏見」,輕忽災害的嚴重性,認為「看多了沒什麼」,自覺有能力處理。

他分析,這兩種偏見根深蒂固在台灣社會,過度高估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過度低估災害發生的機會與嚴重性,以致「沒有風險意識」。

單信瑜認為政府宣導不足,例如學校很少教學生去KTV要留意逃生出口,「政府有在嚇你嗎?」他批評,政府最愛「掛保證」,告訴民眾經核發證照的營業場所安全無虞,做了防洪工程絕不會淹水,形同反向操作「風險意識」,不斷灌輸錯誤觀念,「因為我叫你安心了,你就不會刁難我!」

他說,若政府的公共安全做到六十分,剩下四十分不夠安全,應公開說明礙於稅收或制度,現階段僅能做到六十分,剩下要靠民眾幫忙,由全民共同承擔風險責任,而非掛保證做到滿分。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說,台灣是「低成本製作」國家,不願投資預算在安全上,例如道路整修時,隨便擺個假人或交通錐就開始作業,反觀日本一定會在施工路段前後部屬人員,引導車流避免意外。

若仿效日本作法,台灣的公共安全預算肯定暴增,他認為有討論空間,若台灣決定續採低成本策略,就必須承擔出事的風險,重點是釐清哪些風險可以接受,哪些風險與成本關係不大,不用花大錢就能做出成效,應盡快著手。

英國考文垂大學災害管理暨應急管理助理教授陳永芳說,台灣不是沒有安全法規,但民間不遵守,國小的公民教育被認為是累贅科目,於是「從可以闖紅燈開始,大家都不守法了!」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民間也虛應故事,誰還管大型活動安全?

她說,英國強調「法治」而非「人治」,民眾認同「如果守法,法會保護我們」,雖然英國的公共安全法規不足,但勇於修正,而台灣發生災害卻不修法,急著找代罪羔羊或忙於善後,例如淹水後火速修路,卻不檢討防災政策,下次淹水就再修路,沒有正確的反省方式。

對照台灣與英國的風險意識差異,她說,台灣選擇「賭博」,若有確實撰寫安全計畫,即便出事不會死太慘,結果動輒國賠全民買單,但英國把許多責任放在個人,例如辦活動是否投保,國家不會輕易賠錢了事,民眾必須自立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