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是「草莓族」?真正的草莓族都生出小草莓了...
2018-03-18 00:01:04聯合報 / 章凱閎
常貼在年輕人額頭上的標籤「草莓族」,據年輕人考古,最早可溯到民國八十二年翁靜玉的著作《辦公室物語》,形容年輕人抗壓性低、軟爛。若真,「草莓族」已出現廿四年,草莓早已成年且生出「小草莓」繼承此標籤 。書中指的是民國六十年前後出生的戰後第二代。可見人人都「草莓族」過,這是「年齡特質」(年輕人),而非「世代特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常貼在年輕人額頭上的標籤「草莓族」,據年輕人考古,最早可溯到民國八十二年翁靜玉的著作《辦公室物語》,形容年輕人抗壓性低、軟爛。若真,「草莓族」已出現廿四年,草莓早已成年且生出「小草莓」繼承此標籤 。書中指的是民國六十年前後出生的戰後第二代。可見人人都「草莓族」過,這是「年齡特質」(年輕人),而非「世代特質」。
願景工程去年八月公共化,自聯合報系獨立而出,成立基金會。我們思考,推動社會進步,優質報 導不可或缺、不容中斷。聯合報系即起以「陽光行動」專題,環繞永續、關懷、監督,推出深度報 導。
陽光生生不息,是永續發展的動能。
陽光和煦溫暖,關懷有需要的人。
陽光普照大地,監督有權力的人。
我們自勉,以陽光的熱力,以行動的踐履,以一篇篇報導,讓台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