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海洋 從最美麗澎湖灣開始
響應每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環保署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昨天串聯全台19個臨海縣市,同步舉辦世界海洋日活動,各地都展現清理海漂、海底垃圾成果,共同宣示推動「無塑海洋」的決心,更盼民眾重視海洋塑膠垃圾汙染議題。
聯合報去年推出「海洋危機」願景工程專題報導,揭露澎湖舉辦2018世界最美麗海灣年會,卻無力解決嚴重的海洋垃圾,及塑膠汙染氾濫問題。環保署回應將協助澎湖、發動全面淨灘淨海活動、推動減塑等,昨天世界海洋日主場活動更選在澎湖縣鎖港紫微宮廣場舉辦,相關首長齊聚,向國際宣示台灣正推動「無塑海洋」。
環保署李應元說,全國800多艘環保船隊、300多位潛水人員同步清除塑膠海廢與海底覆網等垃圾,他也請每人做一件事,讓海洋變得更美麗,照顧自已、也照顧子孫。
李應元說,澎湖小、空氣好,街道上看不到垃圾,比台北市還乾淨,但海域各種塑膠海廢,隨洋流與東北季風等漂流至海岸線或沉入海底,預估30年後,海中塑膠瓶罐等會比魚多,生物將受災受難,危及人類生活;尤其澎湖今年將舉辦世界美麗海灣年會,政府會投入1億元清除海洋垃圾與海底覆網等,讓澎湖海域更潔淨。
海保署長黃向文說,海洋汙染有8成來自陸地,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廢棄塑膠進入海洋,威脅生物、漁業和觀光旅遊,今年世界海洋日,全球都聚焦對抗塑膠汙染,催生健康海洋良方。
李應元也說,海洋垃圾從陸地減量最重要,台灣今年元旦起擴大限塑,不免費提供購物塑膠袋,感謝超過8成民眾支持;預計明年推動餐飲業不可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再接再厲。
澎湖縣長陳光復說,澎湖海岸線長達370公里,來自大陸、台灣的垃圾因東北風堆積海岸線,澎湖縣每年淨灘近1860公里,清理457噸漂流木。
不過,澎湖垃圾目前堆積如山,但高雄焚化爐歲修,最快20日才能處理。民進黨立委楊曜昨天氣得當場砲打中央,批環保署處理垃圾問題不夠明快,蔡英文政府推動區域治理,卻無縣市援助澎湖,政策失效失能。
澎湖縣環保局說,垃圾已累積3千多噸,會打包、壓縮,等待運回高雄,避免造成二次環境汙染;包括海廢問題,都仍須中央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