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要更多同理心 訴求應更細膩回應
2014-07-22 00:00:00聯合新聞網 / 本報記者林則宏
事實上,不僅兩岸服貿協議因無法取得民意支持而在立院卡關。綜觀過去十餘年,諸多關係台灣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經建規畫,包括:自由經濟示範區、桃園航空城、核四,甚至是更早之前的中科三期、國光石化開發案等等,都因民眾基於不同理由的反對而卡關甚或破局,但同時被卡住的則是台灣經濟前進的齒輪。
一九八七年解嚴後,透過集會遊行來表達對公共事務或個人權益的關切,已經是台灣社會的常態。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都有成千甚至上萬起大小規模不一的集會遊行。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蔡庭榕指出,台灣的集會遊行隨著不同時期而起伏。但在經濟與資通訊快速發展後,人民自由權利意識覺醒,集會遊行早已是台灣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方式之一。而通訊科技與網路社群的發達,更讓群眾活動的聯繫方式與管道更加快速而多元。
在蔡庭榕看來,集會遊行在台灣不僅早已常態化,更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面對此一不可逆轉的趨勢,必須改變的是政府面對人民的態度,政府必須加快調整速度,學會如何更細緻化去回應民眾的訴求。
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也坦承,「三一八學運」後,政府確實應深刻檢討,也應重新思考如何與社會進行有效對話。除技術面上,要更加精進對外溝通的深度與廣度外,更應該在強調經濟效益之餘,以更多的同理心和誠意,向民眾、國會及不同產業的利害關係人懇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