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觀點新世代
COP26最大規模遊行
蘇格蘭格拉斯哥市6日有約10萬名各國人士上街,要求政治人物、跨國企業和富裕國家加快應對氣候變遷,並解決社會和經濟不平等。遊行過程大致平和,主辦單位動員義工維持秩序。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格拉斯哥攝 110年11月7日 中央社

COP26最大規模遊行 蘇格蘭格拉斯哥市6日有約10萬名各國人士上街,要求政治人物、跨國企業和富裕國家加快應對氣候變遷,並解決社會和經濟不平等。遊行過程大致平和,主辦單位動員義工維持秩序。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格拉斯哥攝 110年11月7日 中央社

COP26是漂綠?減碳真假的六個指標

瑞典氣候少女童貝里日前開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沒有減碳的具體行動,是各國的「漂綠」大會

漂綠(greenwash)一詞最早出現在1990年代初期,意指企業、政府宣傳對環保、節能減碳的付出,但實際毫無作為,只是沽名釣譽。COP26峰會希望讓百餘國家承諾在10年內至少減少30%的碳排放量。

近年許多企業、國家都提出「淨零(Net Zero)」的時間表,也稱「碳中和」,產生多少碳排放,就必須購買相對的碳權來抵銷。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COP 26指出:「碳排放減量與淨零目標,常有不同的定義與衡量標準,造成可信度不足以及混淆等問題。」

國際間也出現「可信淨零(Credible Net Zero)」的討論,呼籲在各種「中和」或「抵銷」之前,正本清源還是要「減量」;也就是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Reduction)為第一要務、其次才是碳抵銷(Offset),如此才能達到可信淨零。

否則光是付錢,卻不實際減碳,還是不能控制地球升溫。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機構提出的建議,要判定企業或國家的減碳行動是否為「可信」,可由以下六個指標分辨:

1.是不是「現在」?由企業或國家是不是立即採取行動,可看出是減碳承諾是否可信。好比有人說要減重十公斤,但並未設下日期、也沒有實際行動,那就是空的喊話。

2.有明確的計畫嗎?是否有五年內、階段性行動計畫以達成最終目標。

3.計畫夠快嗎?設下一個很久之後才能完成的期限,根本來不及解除暖化危機,說了就等於沒說。

4.進展是否透明?是否至少一年一次公開揭露淨零排碳的進展。

5.涵蓋範圍是否完整?淨零承諾是否包含各種階段及各種類型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供應商、投資者等等。

6.是否只靠抵銷?

在淨零策略中,「碳補償」及「抵銷」的角色與比重為何?是真正著重碳減量,或是倚賴碳抵銷機制?碳信用和碳匯應該只用在最難消除的碳排放上。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