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重返巴黎協議 日韓奔碳中和 台灣恐缺席全球減碳行動?
2015年簽訂的巴黎氣候協議在2020年12月12日正式邁入第五年。截至今年11月為止,巴黎氣候協議幾乎被全世界所有國家簽署、批准(註),該協議也間接管控了全球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五年間,除了執行巴黎協議的減碳承諾,也越來越多國家進一步宣布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日前指出,目前已有超過110個國家,包括與台灣相似的發展型國家,如日本、南韓相繼宣布碳中和目標。許多公司、州郡和城市也陸續加入減碳行列。最大的碳排國中國,則宣布在2060年才會達到碳中和。根據目前的趨勢,聯合國預估在2021年初,佔世界65%碳排放量的國家都將會採取更具野心的減碳路徑。
註:截至十一月,沒有批准的國家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厄利垂亞、利比亞、南蘇丹、葉門、以及無法簽署和批准的台灣。
除此之外,全球氣候治理在這五年之間也有許多重大的轉變。例如以青年為主體的氣候運動Fridays for the Future 在超過7500個城市的全球串連。而科技大廠Microsoft、Apple、Amazon、Alphabet和Facebook也宣佈不同程度的減碳和綠能計畫。這段期間,技術上的革新也使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和太陽能)的價格與建置成本等急速下降。此外,研究指出由於全球疫情大規模影響人類活動模式,2020前半年的溫室氣體與去年同時期相比降低約9%。因此,邁向碳中和路徑不僅是世界趨勢和潮流,更是在疫情下進行調整經濟模式的最佳時機。
而台灣處於全球減碳潮流中嗎?依據台灣目前既有減碳路徑,台灣仍缺乏踏入這波趨勢的政治決心。根據2015年所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目前台灣在2050的減碳目標是2005年的碳排量減少50%,因此距離碳中和目標仍有一段距離。越來越多民間團體、專家智庫和立法委員呼籲政府需要正面與積極回應國際減碳趨勢,但目前台灣面對碳中和目標仍躊躇不前。台灣在全球減碳的缺席,不僅可能無法達到外交部2018年在國際場域喊出的口號:「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 Taiwan Can Help」,也恐讓台灣在全球淨排碳的地圖上消失。
台灣在參與這波全球減碳趨勢的重要性可分為三個層次。
台灣高居全球碳排第23名
首先,雖然台灣的人口數與面積比其他國家都小很多,但它名列於全球前三十大高碳排國家。這不僅僅是因為台灣仰賴高達94%的進口化石燃料,也是因為其經濟成長與碳排放無法脫勾。
台灣碳排量成長遠高於世界平均
與世界平均碳排和GDP成長相比,台灣自1960年起,GDP成長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現一同增漲的趨勢。
台灣人均碳排11公噸 遠高於日本、歐盟、中國
除此之外,台灣的人均碳排放量(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從2000年開始已遠高於世界大部分已發展國家。舉例來說,台灣在2017年的人均碳排放量為11.62公噸,遠高於日本(9.32)、歐盟27國(7.05)和中國(6.92)。有鑒於如此高的碳排放量,台灣實在無法推卸自己減碳的責任。
過去將近二十年,台灣常自詡為「在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一員(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to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並從2000年至今,每一任總統都喊出,即使台灣不是氣候公約的一員,台灣仍會在氣候變遷有實質貢獻和參與。的確,這些口號的外交宣示成分往往大於實質作為,但也因為這些政治宣示(如馬前總統喊出的實質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間接推動了2015年《溫室氣體管制及減量法》和台灣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
這些政治宣示,特別是最近各國的2050碳中和目標,代表的並不是該國有沒有實質能力在預定時間裡達到碳中和,而是該國減碳的政治決心與其是否與其他盟國在對抗氣候變遷議題上共進退。台灣在減碳方面也許因既有技術和先天條件多有限制,但這些限制(如預計在2025達成的廢核目標)不該成為邁向2050碳中和目標的阻礙,更不應該因為這些限制而不去拓展台灣的氣候外交空間。
2050碳中和代表的不僅是政治的宣示,也是全球環境和經濟一個重要的發展發向。在接下來的幾年,全球綠色產業和投資預計會在歐盟的綠色政綱和美國拜登的氣候政策下快速成長。對以外貿導向為主的台灣來說,確保其商品,尤其以貿易頻繁的電子產業和高碳的鋼鐵業,不會因為碳關稅的實行而失去競爭力將是非常著要的議題。尤其有鑒於其最大競爭國,如韓國和日本,都已宣布產業減碳的明確策略。
最後,美中台關係一直是影響台灣許多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維繫與美國的關係也成為保障台灣主權獨立的首要項目。過去四年,川普政府的氣候懷疑論與巴黎協議的退出,讓中國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論述權逐漸擴大,並讓中國有機會塑造出一個較美國更負責任的氣候行動者形象。也許台灣過去因為川普政府的氣候立場而較不積極於國際場域做出氣候宣示,但當拜登挾著氣候領導之姿重返巴黎協議時,台灣勢必要在維護台美關係之餘,同時對氣候行動進行表態並積極作為。
除此之外,目前台灣的十六個邦交國中,有超過一半的國家都是面對氣候變遷極度的最弱勢小島國(如馬紹爾、諾魯、帛琉、吐瓦魯、海地等)。因氣候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都將(或已經)對這些島國造成不可逆的重大損失。為了避免日漸限縮的國際空間,台灣勢必要維繫與這些僅存邦交國的外交承認。除了藉由國際合作來強化這些島國面對災害的韌性與優化災害防治系統外,台灣自身的減碳決心都是對這些島國最實質的直接幫助。在面對這波全球氣候治理的鉅變時,雖然執行上可能挑戰重重,但台灣需要有更多政治決心與國際社會一起推動長期減碳路徑。
(本文轉載自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網站,經編輯編修,詳見原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