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熱島效應 為你我的未來種一棵樹
地球暖化、極地海冰消融,北極熊獵食困難,面臨生存危機。威脅並非遠在冰原,人口集中的城市首當其衝;外有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內有都市熱島效應、空汙惡化困境,減碳的氣候行動須加速進行,種樹是有效廉價的減碳解方。
每人種一棵 一年碳排減27萬噸
台大森林系副教授邱祈榮團隊研究發現,台北市一平方公里的樹約可降溫攝氏零點七度,但樹木也因熱島效應加劇、夜間升溫幅度大於白天及颱風強度提高,面臨生存危機。
「樹是幫助城市對抗氣候變遷的最佳夥伴。」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說,一棵四十年的樹約可吸收四百六十五公斤的二氧化碳,全台每人種一棵樹,一年碳排就能減少廿七萬噸。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排碳十二公噸,種一公頃相思樹就能抵銷一人約卅二年的排碳量。
樹木除了固碳,更有景觀、療癒、提高資產價值、降溫、淨化空氣等好處。但在台灣,種樹不是政策重心,從淺山、都會區到海邊,人愈多的地方,樹卻愈少。
六都綠覆率 其中五都低於五趴
「郊山的珍貴樹木都被偷了!」都市林協會理事長李有田目睹都會周圍的淺山,原有紅楠、琉球松等珍貴長壽的樹種陸續被挖走,成了豪宅社區的景觀樹,只剩壽命不長的油桐、相思樹等樹種;加上人為開發讓綠地變灰地,大雨沖刷,上下游都容易成災,亟需種回長壽樹種抓牢土地。
國際主要城市明白種樹的重要性,都追求「把樹種好」,讓樹木像超級大傘為城市遮陽、引風,為夏季發燒的城市降溫,綠覆率普遍在百分之廿到四十;但國內六都綠覆率低得可憐,五都低於百分之五,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以百分之一點三墊底,綠覆率最高的高雄市也低於法令規定的百分之十。
多處大官樹 種後不理存活不多
本報記者直擊歷年植樹節總統率百官種的「大官樹」,理應展現政府樹木養護的專業水準,實則存活率不高、生長狀況不如預期,甚至有多處本應成林的場域因「種後不理」而全數死亡。政府種樹如此「落漆」,如何期待城市的綠化品質以及用樹守住海岸的國土邊防?
一群種樹者 種下希望守護台灣
種樹成蔭成林少則二、三十年,但台灣的樹木多災多難,不是常被粗糙修剪得斷手斷腳,就是人為開發毀於一旦。所幸,還有一群樂在種樹的人,用樹苗守護台灣,種下希望。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今起三天推出「為未來種一棵樹」系列報導,帶領讀者看見台灣的綠化困境,也邀請成為負責任的種樹人,一起參與搶救未來的氣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