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為樹尋地 台灣還可種270萬棵
台灣需要多種樹,但要種在哪裡?「台灣種樹卅年計畫聯盟」最近利用衛星圖資和內政部的國土利用調查資訊,義務為政府盤點全台公共設施用地,找出可種樹基地多達兩千三百處,約可再種兩百七十萬棵;其中,水利署、內政部營建署率先響應,願意開放可種樹的場域供民間認養種樹。
種樹聯盟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合作倡議「為未來種一棵樹」,聯盟由一群景觀、建築、園藝等環境產官學的專業者組成,透過美國Landsat衛星圖資,套疊內政部的國土利用調查資訊,盤點全台河川沿岸、都市公園、廣場等公共設施,找出可以種樹的空間,希望加速落實氣候行動。
聯盟成員劉哲瑋表示,盤點的兩千三百多處公共空間,現況絕大多數是草地,以樹木彼此間距四到五公尺計算,至少可種兩百七十萬棵樹;如此種出來的樹冠預估至少有五坪大,對夏季遮陽、改善都市熱島效應幫助不小。
水利署署長賴建信率先響應這項倡議,他表示,水利署願意提供相關圖資展開盤點,估計有近三百公頃的空間,已建立民間認養機制,可開放民間認養種樹。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也說,目前台中及高雄兩座都會公園都適合重新盤點種樹空間,為減碳的氣候行動盡點心力。
劉哲瑋期待更多機關響應,並點名總統府府前光禿禿的南北廣場需加強種樹。他說,廣場旁路樹長期被過度平整修剪,影響樹自然生長,加上樹太少,許多觀光客在此沒有綠蔭可休息、拍照,如果能多種樹,不僅為總統府門面增添綠意,也展現落實氣候行動。總統府承諾會參考聯盟的建議,邀專家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