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淨零大挑戰 循環經濟
台北一○一的承租戶公共休息區Sky Park以最少的裝修減少拆除廢棄物,家具、燈具、植栽等設備也以租代買,實踐共享與循環經濟。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一○一的承租戶公共休息區Sky Park以最少的裝修減少拆除廢棄物,家具、燈具、植栽等設備也以租代買,實踐共享與循環經濟。記者林俊良/攝影

減廢減碳 淨零生活拚轉型

走進台北一○一大樓卅五樓的Sky Park,布滿植栽、綠意盎然,氣氛如酒店的Lounge Bar、放大版的機場貴賓室,這裡是大樓承租戶共用的休息區,讓員工在此療癒充電,家具、燈具、植栽有部分向廠商租用,部分是上一手的房客留下來再利用,設計團隊只採取少量的裝修,減少拆除的廢棄物,新的裝修也盡量選用可循環利用的建材。

一○一的35樓 循環經濟場域

Sky Park每個細節都盡力做到可以再利用,落實減廢減碳。空間雖小,卻是設計者、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實踐以租代買、循環經濟的場域。九典在台南歸仁設計沙崙智慧綠能住宅園區,除了複製這些作法,還進一步實驗「循環建築」,為每一項建材編碼,從設計源頭就用可局部更換的建材零件,將來房子要拆掉重建,建材都能回收再利用,減少再向大自然掠奪資源的頻率。

減一次性容器 效果逐年擴大

今年七月一日起,民眾到四大超商買飲料自備環保杯可折價五元,消費者很有感,目的在減用一次性容器,加大減碳力道;台北市環保局更率先在十二月一日起,全面禁止北市所有飲料店使用塑膠杯,同時輔導建立循環杯系統,讓未帶環保杯的民眾在統一、全家、星巴克、全聯的部分通路,能租用循環杯。

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預估每年可減用七千六百萬個一次性容器,累積的減量效果逐年擴大,當循環杯逐漸取代紙杯、塑膠杯,正是淨零生活的大躍進。

食衣住行著手 貢獻七成減碳

「邁向二○五○年淨零碳排,要從淨零生活轉型做起。」環保署表示,行政院宣示的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提出逐步實現二○五○淨零目標的四大轉型策略,除能源、產業及社會外,生活轉型是重中之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研究指出,從食衣住行等面向著手,改變生活型態、落實低碳生活,能創造四到七成不等的減碳貢獻。

使用取代擁有 共享運輸網路

環保署表示,生活淨零轉型策略包含打造以「使用」取代「擁有」的生活方式、培養零浪費及低碳的飲食習慣、推動新舊建物成為淨零循環建築、打造低碳與共享的運輸網路等,需要中央、地方與全民攜手努力。

循環經濟是達成淨零碳排的解方,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說,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排碳量十點七七噸,是全球人均排碳量的二點四五倍,全球排名第十九,高於日本、新加坡、荷蘭、德國等國家,產業正面臨國際淨零排放要求,承受巨大壓力,減少製造、提高資源循環運用的低碳營運模式,能讓廠商、消費者和環境三贏,也是製造業因應二○五○淨零的關鍵策略。

黃育徵舉例,現在消費者平均每兩、三年換一次手機,每次都是買斷,手機業若改租用,和消費者簽五年、十年的服務合約,使用者與生產者會從一次的交易對象變成長期夥伴。以台灣一千六百萬青壯人口計算,廿年下來原本要製造一億台手機,改採服務化的商業模式,就能減少大量的製造。共享汽車的概念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