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短影音攻佔校園 短影音攻佔校園
網路時代從無名小站、痞客邦,再到臉書、Instagram,小紅書、抖音崛起,成為不同年代年輕人的新寵兒。圖/pixabay

網路時代從無名小站、痞客邦,再到臉書、Instagram,小紅書、抖音崛起,成為不同年代年輕人的新寵兒。圖/pixabay

觀察站/數位當道 善用閱讀新媒介

網路媒介近十五年來從以文章形式為主的部落格,爾後演進成短文章取勝的臉書,再到圖片掛帥的IG及純影音的YouTube。近年來半分鐘即食的抖音攻占青少年手機,十五至卅秒汲取快樂,文字的存在感愈來愈稀薄,吸引力來自簡短創意,也象徵現代人更青睞即刻且一目了然的娛樂。

過去,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認為,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現代則連成名時間都縮短為一分鐘。年輕學子乃至於民眾更容易使用抖音自我行銷,在成名在望的熏習下,抖音也確實醞釀出各種偏鋒式成名法,粗鄙到無所不用其極,只為「吸眼球」爭取到過去無法被看見的機會。

對亟需關注和舞台的青年學子而言,短影片效益可說立竿見影,某方面也成為學生的心魔,既想自我表露也想觀看他人,這種源自於使用者的渴望,讓短影音迅速外溢到其他平台,LINE群組乃至於臉書處處可見短影音蹤跡,以至於封殺了一個抖音,仍有千萬個類似平台。

回歸本質,剝去部分創作者的惡形惡狀,抖音終歸是中性平台。傳播學者認為,抖音具備趨勢創造者的遠見,短小精悍但扼要的曝光形式抓住民眾目光,抖音上亦有不少時政評論、網路課程,短影音可作為序言和引子,短時間激發民眾興趣。歐美掀起由Tik Tok帶動的閱讀潮流,甚至重塑實體出版市場。

台灣號稱科技之島,近年教育圈也主打數位素養,連大學教授都呼籲,不應將各類3C、社群視為洪水猛獸。封殺、禁用短影音勢必不可行,短影音既然作為一新的閱讀媒介,相較於拒之千里之外,國人更應思考如何識別資訊真偽、妥善利用,創造正面效益。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