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寶石珊瑚開採工法惹議 環境不正義
漁業署選定高雄十二浬外海域供漁民開採寶石珊瑚,因與傳統漁區重疊引發部分漁民反彈,也讓開採寶石珊瑚的爭議話題再度浮上檯面。寶石珊瑚多半加工做成珠寶及藝術品,因物稀為貴,價格扶搖直上,但面對海洋保育趨勢及台灣使用傳統開採工法,讓此舉蒙上環境不正義的汙名,台灣必須謹慎面對。
台灣的寶石珊瑚產業曾經盛極一時,在經濟發展貢獻不少,高峰階段曾多達三百艘漁船在台日等太平洋海域作業,台灣也被稱為珊瑚王國。但因無限制地大肆開採,寶石珊瑚產量一路走下坡,就在產業即將走入歷史之際,漁業署釋出上百艘申請開採的漁船執照,雖讓產業起死回生,爭議卻有增無減。
開採寶石珊瑚踩到保育界的敏感神經,主因除了台灣採用的漁法仍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沉石及纏繞網,容易毀傷珊瑚,另據學界研究,台灣附近海域的寶石珊瑚漁獲量及品質依然走下坡,面臨過度開採的質疑。
農委會意識到寶石珊瑚永續漁業問題,訂「漁船兼營珊瑚漁業管理辦法」,設下六十艘作業船的天花板,限定五處指定作業漁區、三處指定漁港進出,且漁船須裝設船位回報器、配合觀察員執行科學觀察等管制措施,但如何監督與落實,卻始終難窺其實況。
這次開放高雄海域為探勘區,更坐實外界的質疑,曝露台灣附近海域寶石珊瑚根本缺乏資源量的詳實調查,既無總量可供管制,如何確定官方設下的數字合理?如何保證漁船作業沒偷天換日?
寶石珊瑚生於陽光照不到的百米深海,一般潛水客難見到牠們的原始面貌,由於台灣缺乏專業儀器和設備,對於寶石珊瑚的研究少之又少,連漁民捕撈,也多半憑藉著世代傳承的經驗。學者曾為了減少採捕時對海洋環境的傷害,又能兼顧漁民生計,提出機器手臂或無人載具等作法取代傳統漁法,但多年來不見改善,也是這項產業面臨的困境。
開採寶石珊瑚是個美麗卻危險的陷阱,政府早就看到問題,想讓漁民擺脫環境不正義的罵名,要有實際行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