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輔助駕駛有盲區 輔助駕駛有盲區
輔助駕駛有盲區易肇禍 製表/邱瓊玉

輔助駕駛有盲區易肇禍 製表/邱瓊玉

冷眼集/輔助駕駛事故攀升 主管機關卻無「病識感」

愈來愈多車輛標配輔助駕駛系統,但駕駛風險也隨之而來,國道去年平均每七點七天,就有一起輔助駕駛系統車輛追撞緩撞車事故,今年頻率更高,絕大多數事故連煞車減速都沒有,本報去年起就曾點出可能影響輔助系統判別原因,交通部今年四月也在立院承諾研究法規,但至今連提案的影子都未見,不僅漠視為國道安全賣命的員工,更造成用路人的危險。

自動駕駛技術為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發展重點之一,鄰近日本及歐美等先進國家,早在六、七年前就超前部署,不僅訂定規範,還改善適合的道路環境,並隨車輛系統發展逐年檢討。

反觀台灣當前用舊有法規管理新型態車輛明顯已有不足,卻毫無「病識感」,政府主管機關未記取一次次的事故教訓,雙手一攤將責任推給車商、駕駛。

交通部近年無論是在執法、工程等交通政策都強調「數位化」、「科技管理」,但對於日新月異的車輛型態,法規及觀念卻停滯不前。以涉商業機密、資料取得困難為藉口,持續用「加強宣導」取代規範,實際上是以「怕麻煩」心態,能省一事是一事,對這些為國道付出心力的工作人員情何以堪。

我國交通法規多以規範「駕駛人」為主要對象,隨著輔助駕駛愈來愈精進,甚至可能有自駕車上路,道路基礎設施、標誌標線、車輛安全基準等交通法規勢必得要有所因應與轉變。

沒有法規、規範依循就無強制力,去年起,行人地獄話題熱度湧現,一條條性命的逝去才讓交通部急補破網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在自豪因罰則趨嚴,保護行人的同時,難道要讓國道也變成「地獄」,政府才會重視嗎?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