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器捐觀念待提升
疫情後器官捐贈人數大幅下降,等待器捐人數則不斷上升。本報資料照片

疫情後器官捐贈人數大幅下降,等待器捐人數則不斷上升。本報資料照片

冷眼集/坐等器捐觀念進步? 醫促政府做更多

一場百年大疫讓我國器官勸募件數開倒車,台灣受到傳統觀念束縛,器捐本來就推展不易,歷經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在各家醫院的努力於二○一九年寫下新里程碑,器官捐贈人數突破四百人,卻受本土疫情影響打回多年前水準,只剩不到三百人。

面對新冠疫情,政府把「超前部署」、運用「滾動式調整」掛在嘴邊,但面對器官捐贈這樣同樣涉及廣大民眾健康的議題,卻是相對牛步。「死要全屍」的概念已經在華人社會流傳百餘年,大大增加器官捐贈的難度,雖然一時難以翻轉,但不少醫界人士都認為政府可以做得更多、更積極,而不是「慢慢等」觀念改變。

非親屬間的大愛捐贈器官,在台灣已經是「稀缺資源」,每年上萬名等候者無不期待一個可以成功配對的機會,積極求生者甚至耗費巨資、鋌而走險遠赴大陸跨海尋肝,但器官受損,除了腎臟還可以靠洗腎外,其他等候器官的民眾,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與賭一把的勇氣,最後僅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命被時間吞噬。

政府當初為了增加等候器官移植者的器官來源管道,開放「非親屬」的器官捐贈交換,但上路至今卻苦無佳音傳出,也讓政府當初的美意,現在淪為海市蜃樓。疫後,台灣器官捐贈量雖稍有起色,但要回到過去的水準,甚至再往前突破,政府須嘗試更多新方法,才有辦法幫助病患。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