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保育費 為何難以遍地開花
國內人氣景點因湧進大批遊客導致環境受破壞,收取「觀光保育費」維護環境永續聲浪頻起;交通部觀光署五年前通過收費辦法,但全國迄今僅屏東縣霧台鄉三個部落實施,其他觀光景點則因部落族人意見相左而推動延遲,甚至憂心多收一筆費用恐讓遊客卻步,持續卡關中。
觀光署制訂「觀光地區與風景特定區及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自觀區)觀光保育費收取辦法」,授權觀光地區、風景特定區、自觀區,可依旅客數收取每人卅至兩百元觀光保育費。
屏東縣霧台鄉因開放觀光造成遊客湧入破壞環境,部落會議通過決議於二○二○年畫設自觀區,區內由族人提供導覽、食宿等服務,帶來商機也讓年輕一代回流。相隔三年,花蓮秀林鄉銅門村召開部落會議,今年四月決定將部落知名景點「慕谷慕魚生態廊道」畫為自觀區,正朝付費導覽模式規畫。
屏東小琉球每年有百萬遊客登島,因過度踩踏,潮間帶、珊瑚礁生態均受傷,在地生態協會主張收觀光保育費,保護生態敏感地區、提升遊憩品質,縣府規畫在杉福、漁埕尾和肚仔坪三個潮間帶收六十元保育費專款專用,盼明年四月一日上路。
縣府九月舉辦說明會,有人認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縣府及鄉公所在景點各自收費不妥,應直接收一次「登島費」;有人建議先在潮間帶旁蓋好公共廁所,或待生態回復良好時再收費;也有人覺得收六十元太貴,收十至廿元即可。地方意見不一,縣府將委請中山大學做問卷調查,凝聚共識。
台東蘭嶼、綠島等許多熱門觀光景點近年也頻傳收保育費聲浪,但多半雷聲大、雨點小。地方人士指出,觀光保育費觀念還不成熟,容易誤以為被多收錢。屏東縣霧台鄉公所坦言,雖非第一年收取觀光保育費,但今年阿禮櫻花季就有遊客質疑「為什麼要收」?有人因此取消遊程。
宜蘭也致力發展部落觀光,但多數族人卻沒聽過觀光費,憂心多收一筆費用會讓遊客卻步。宜蘭縣四年前推出「野趣大同」部落小旅行就集結大同原鄉的樂水、英士、寒溪、松羅、崙埤五個部落規畫十條遊程,安排遊客深度、慢遊體驗原住民文化,效果不差。
野趣大同遊程專案經理王敬亭說,遊程中若多收觀光保育費,業者勢必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旅遊費用提高,對於正在發展中的部落小旅行,不見得是好事。南澳鄉「Aynomi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漢聲說,沒聽說過觀光保育費,得知花蓮部落打算收取,覺得是滿好的主意。
漢聲舉東岳湧泉為例,先前因疫情封閉三年,今年重新開放後,水質與環境維護是一大筆費用,但卻沒相應預算,只能「擠牙膏」由部落及公所四處湊,該處地權分屬台鐵等單位,收門票也不知由誰收、怎麼收、收了怎麼用,恐引起很大爭議,若能收「觀光保育費」,或許有助解決問題,但需要地方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