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大學城美夢變調 大學城美夢變調
「桃園航空城」之前也吸引七所大學籌設分校、醫院及據點,如今只有兩所有明顯進度。圖為桃園航空城用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航空城」之前也吸引七所大學籌設分校、醫院及據點,如今只有兩所有明顯進度。圖為桃園航空城用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冷眼集/中央、地方失能 大學城夢碎

「大學城」曾是振興在地的大補丸,多年下來卻讓在地居民夢碎,除了土地被徵收、住民被迫遷,還遺留房地先漲一波的副作用,加劇在地人的痛苦指數。這種先射箭再畫靶、最後連靶都畫不出來的窘境,歸咎中央與地方失能所致。

早年大學城遍地開花有其時空背景,地方諸侯想藉設置大學城收割政治紅利,靠引進大學帶動地方發展,以「政績」延續政治生命、甚至更上層樓,但廿幾年下來,多數個案證明只是夢一場,少子化的人口趨勢雖然是主因之一,炒短線的政學合作更是大學城夢碎的罪惡淵藪。

回顧這些大學圈地設分校的計畫,始於教育部將校地與樓地板面積列為改制與升格的必要條件之一,雖然最終分校能否籌設成功,仍要看各校的資源能否到位,但這些大學圈地經教育部核准在案,卻遲未開發,教育部未積極督促辦理及檢討,漠視校地被閒置、甚至對各校規畫的分校財務規畫過於樂觀,都難辭其咎。

至於參與圈地的大學,分校計畫之所以胎死腹中,一是經費難以到位,二是根本還沒想好設校計畫的內容,結果一路走來,少子化海嘯已經來襲,大學的自籌預算更加困難,自然失信於地方。

另一個共犯結構是地方政府,眼見大學城計畫愈來愈沒有希望,縣市政府寧可一等再等,也不願善用手上的「撒手鐧」,例如啟動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迫使大學限期提出設校方案和進度,否則就把土地收回做更有效益的利用。

「消失的大學城」為台灣上了嚴肅的一課,認清沒有務實的財務計畫、具體的教學發展目標,只會與政治人物唱和開空頭支票的下場,就是房價上漲、在地發展與居住正義兩失的苦果。而下一個新大學城的據點「桃園航空城」,之前也吸引七所大學籌設分校、醫院及據點,如今只有兩所有明顯進度,大學城的失落風暴恐將再度上演。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