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人財兩缺 「濕地法」成空殼
2024-07-09 03:14:18聯合報 / 記者鄭朝陽
彰化海岸濕地是台灣最大的泥質灘地,早在國光石化開發案提出之前,就被內政部的濕地評選小組認定是有國際級重要濕地的分量,但十幾年過去,歷經藍綠執政,卻連「降級」為國家重要濕地都不可得。一葉知秋,政府對這處「濕」落之地不聞問、不畫設,顯示對濕地保育的消極,既扼殺地方創生機會,更難期待濕地成為台灣邁向淨零的碳匯助力。
原以為國光石化案胎死腹中,這片國際級濕地能在濕地法「明智利用」下,扮演地方創生基地的重要角色,但搬開障礙,反迎來風機、光電板不斷進逼,成了充滿各式開發壓力的待宰羔羊。
但檢視濕地保育法施至今,保育重要濕地人、財兩缺,說好的濕地基金沒著落,也未導入更有創意的發展機制,光是內政部自己要管四十二處國際及國家重要濕地,已欲振乏力,也難怪NGO申設重要濕地一再踢到鐵板,源於畫更多濕地只會增加業務量,既然僧多粥少,何苦來哉?
保護重要濕地靠的是永續經營的方法與資源,包含開創更多人工濕地,但以當前的法令、審議機制都難成就新局,有待全盤檢討;當務之急是先讓重要濕地不受光電侵擾,這是內政部和環境部兩位部長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