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健保自費如何選 健保自費如何選

自費資訊 病友籲透明化

健保財務吃緊,許多新藥、新醫材難以納入健保,導致國人自費醫療占比愈來愈高,部分患者常有「醫師就是為了賺錢,才會大推自費」想法,以致醫療現場衍生不少爭議。病友團體認為,關鍵在於醫病之間資訊落差,且溝通時間太短,如能落實「醫病共享決策」,相信可降低許多不必要的紛爭。

吳鴻來:病人不敢提疑問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術前解說自費同意書時,務必仔細解說,讓患者及家屬聽得懂,知道這些錢花在哪?可獲得哪些療效?

吳鴻來分享自身經驗,家人因病至某醫院接受手術時,自己在手術室外看到一張麻醉耗材的衛教海報,但該醫院卻未詢問病家是否使用該項特材;自己因為同樣疾病至另一家醫院動刀時,在即將被推入手術室時,麻醉醫師就問著「使用那項特材嗎?」

吳鴻來說,事後請教一名麻醉科醫師,才知家人年紀較大,理應使用這項特材,自己反倒不太需要。想來諷刺,對於有助於某病人恢復的自費項目,醫療團隊並未告知,病家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而不必使用該耗材的病人,反而被問是否自費,也花錢支付此醫材。

吳鴻來表示,相信大部分醫師提出自費建議,都是基於能改善病情,例如使用某項醫材,可加快傷口癒合速度等,但因看診時間往往只幾分鐘,加上病人不敢提出疑問,擔心被認為挑戰醫師權威,以致產生誤會,認為「醫院力推自費項目就是想賺錢」。

林雅惠:應落實共享決策

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許多醫療爭議來自於自費醫療,整理五大疑慮,分別為,除了自費以外難道健保不行嗎?這麼多醫材不知道怎麼選?我自費用的是合法醫材嗎?萬一有不良反應要怎麼辦?萬一花了高額自費卻沒有預期效果?

醫改會調查發現,自費醫療已造成民眾負擔,接受自費醫療患者大多已投保商業保險,可以申請理賠。但許多患者並未投保,或是保單不合時宜。林雅惠建議,政府應積極修訂「共享決策」模式,強化民眾知的權益,可以尋求第二意見,或是透過各地方衛生局查詢自費價格,判斷是否合理。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多數台灣病友傾向信任醫師專業,「醫師說要什麼藥、買什麼醫材,都會採納」,唯一關鍵是「荷包是否能負擔」。不過,病人應有充分知情權,了解自費選擇的醫材、藥品,與健保選項差異為何?台灣雖有健保給付指引,但多數病人不會看、看不懂,政府應該提供民眾版、易讀的治療指引。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