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花蓮觀光誰來救
花蓮吉安山海觀大樓,一到十樓外牆全裂,受災戶黃先生望屋興嘆。記者陳正興/攝影

花蓮吉安山海觀大樓,一到十樓外牆全裂,受災戶黃先生望屋興嘆。記者陳正興/攝影

拆危樓拖1年 震災戶憂再遇大震

四○三花蓮地震一年了,花蓮市有被判定強制拆除的六棟馥邑京華大樓,依然矗立在原地待拆,宛如一座被時間遺忘的廢墟;更多大樓需要補強結構才住得安心,但申請文件到中央的旅程漫長,住戶苦嘆「要是再來一場大地震怎麼辦?」

花蓮震後有九十件紅單、九十二件黃單,共一九四八戶受損;紅單戶有十八件因有公共危險之虞,必須強制拆除,唯一沒拆的是馥邑京華六棟住宅大樓。

這六棟一百五十戶,原本花蓮縣府委託技師評估只有一棟要強制拆除,其餘五棟須由住戶自拆,積極爭取後,內政部國土署重新委託鑑定,建議全拆。縣府三月下旬送計畫到國土署,決標後就可動工,預估半年拆完。

「馥邑京華」 牆破鋼筋露

一年來,馥邑京華大樓外牆磁磚仍不時剝落,地上滿是碎玻璃與建築殘骸,每間房間牆壁破裂、鋼筋外露,管委會的日曆還停在四月三日那天,時間停格在一陣驚恐與慌亂之中。

剛接下管委會監委的黃展宏立即遭逢這場家園巨變,一年來,他為了拆除與重建奔波,研讀法規、參加座談,深知這是一場艱難的戰役。記得地震那天,一名九十歲阿嬤顧不得住家搖搖欲墜,拜託人背她爬上七樓,只為再看一眼她的家。黃展宏說,看著阿嬤背影,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們不能放棄,一定要讓大家回家」。

「一年了,真的不能再等了」,黃展宏說,努力與政府溝通,盼盡快拆除大樓,不敢想像再來一次大地震或颱風會有多慘。

「山海觀」 行政流程耗時

花蓮縣吉安鄉山海觀大樓有兩棟十五層的大樓,因外牆龜裂、磁磚剝落等被貼上紅單,一一八戶已遷離,住戶決定要耐震補強修復續住。

「我們想趕快動工修好房子。」大樓管委會主委李國隆坦言,行政流程耗費時間,去年六月與結構技師簽約,接著要鑽心取樣確認結構強度,才能設計規畫,九月底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通過設計及預算,十一月初送件至台北審查,還在等著開第二次審查會。

李國隆表示,整體結構補強估約一億元,政府補助兩棟上限三千萬元、都更整體維護一千九百多萬元,只占總經費一半左右,最終每戶還要自付約六十萬元;不少住戶要拿出這筆錢比較困難,盼政府能調整補助基準。

「和勝江山」 自付款沉重

被列黃單戶的和勝江山大樓有兩百多戶,也選擇耐震補強,好不容易將設計圖送到台北的國家地震研究中心排審一個多月,三月初被退回要求補件。

前主委范朝揚說,一有大一點的餘震發生,牆壁會震動、掉落碎屑,無法安心生活。住戶也憂心補強要自付廿幾萬元,是沉重負擔,何況補強施工需兩、三年,要另外租屋安身,租屋費用對受災戶雪上加霜。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