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客運駕駛人力荒
潘微蘭四十七歲才去開公車,累積經驗後,她說現在愈開愈快樂。圖/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潘微蘭四十七歲才去開公車,累積經驗後,她說現在愈開愈快樂。圖/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客運人力荒!多管道募新血 轉招女駕駛

面對客運駕駛人力荒,業界近年積極向女性族群招手,也讓「老司機」看到商機,在臉書社團拉了卅多人去當公車駕駛,賺進豐厚的介紹獎金。

職場改善 女司機緩步增加

公車駕駛總人數十年來減少約一成,女駕駛雖少,卻緩步增加。全台女公車駕駛十年前約二五二人,目前占比從百分之二點一九,提高到百分之三點四八,主要集中在六都。

卅八歲吳姓女駕駛開公車約十年,她說,早期職場不友善,工作第三年,孕吐很嚴重,被主管委婉勸退,但她有經濟壓力,生完小孩五個月到另家公司任職,開完一趟車就衝宿舍餵母乳,「不知當初怎麼撐過來的」。

她說,開公車遇上塞車想上廁所或生理期就不方便,數度遇到男乘客言語或肢體騷擾,但待遇不錯,職場環境也有改善,愈來愈多女性加入。

中年加入 快樂開車又賺錢

已耳順之年的潘微蘭原是家庭主婦,四十七歲才去開公車,她說因想多賺點錢「賺得跟男人一樣多」,孩子對她會開公車直呼很厲害,隨著經驗的累積,現在愈開愈快樂。

台中客運駕駛長江佳蓉五十歲,開市區公車八年。她說,中年轉行,家人原擔心風險太大,但女性開公車不會比男性難,不少乘客認為女駕駛更細心,她也建議女兒開公車,「把乘客當家人,開公車是滿開心工作」。

台北客運協理呂燦亮說,近年女駕駛增加,四海站有六名女駕駛,約卅至五十多歲,女性對公車熟練度不輸男性,留任穩定度更高。業界非常歡迎女性加入,但長期的職業刻板印象難打破,女駕駛人數不易大幅提升。

台北市公運處長李昆振說,早期女性開公車人數不到百分之一,近年逐漸提升,仍有成長空間。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說,女性開車較溫和,對乘客容忍度較高,可積極爭取聘用。

台北客運曾與原民會合作,到原鄉部落招募駕駛,宜蘭羅東站有十多名原住民駕駛。呂燦亮說,原住民體力好、個性樂觀,常一個拉一個進公司,留任率也高。

台北客運駕駛長翁銘男在臉書拉了卅多人當公車司機。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北客運駕駛長翁銘男在臉書拉了卅多人當公車司機。記者曾吉松/攝影

介紹新人 獎金提高至2萬

客運業為求才,開出介紹獎金誘因。台北客運駕駛長翁銘男十年前從房仲換跑道開公車,他說介紹新人的獎金從五千、一萬元,疫情後司機荒嚴重,提高到兩萬元。

他把握「商機」,自製文宣打「空戰」,在各大貨運車、聯結車臉書社團發文,他分享經驗、曬薪資條,證實待遇不錯,甚至讓對方跟車跑一、兩趟,建立信心;先後拉了卅人換跑道,最遠從屏東北漂,最年輕才廿八歲。公司為他印製專屬名片,他的同事說「領的獎金真的很可觀」。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