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失智迷航逐年增
衛星定位器申請門檻高,有民眾自己購買手機藍牙追蹤器,加上手環,避免失智家人再走失。記者季相儒/攝影

衛星定位器申請門檻高,有民眾自己購買手機藍牙追蹤器,加上手環,避免失智家人再走失。記者季相儒/攝影

陽光行動/跨部會整合 幫民眾認識失智

失智走失風險加劇,專家學者建議,政府應擴大補助添購防走失工具,並建置全國性協尋系統,減少走失、加快協尋速度;另一方面,社會對失智者的誤解和歧視仍在,應師法國外訂定失智專法,建立以人為本的友善失智網絡。

「提升全民對失智症的認知,是最重要且最基礎的工作。」長庚大學護理系特聘教授徐亞瑛說,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都應提升對失智症的認識,對於家屬,也應加強宣導如何尋求社會資源協助。目前台灣失智症協會開始推動鄰里失智走失演練,也期許有更廣泛推廣。

徐亞瑛直言,失智照護涉及醫療、食衣住行、警政、教育、法律等多層面,建議政府制定失智專法來統整跨部會資源。

在失智專法制定前,徐亞瑛建議政院可先成立失智政策推動小組,包含衛福部、教育部、內政部、交通部等部會代表,及民間團體和專家學者,作為過渡期間的協調平台。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劉宜君指出,目前雖有科技手環等設備可協助定位走失長者,但申請不多,可能癥結在於費用,建議政府考慮擴大補助,透過成功案例推廣,讓更多民眾認知到科技設備的必要性和效益。

預防失智症患者走失,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出需要積極營造「失智友善社區」,若發現長輩在外遊蕩,以「看、問、留、撥(電話)」等步驟,在長輩還沒離開社區、仍在安全範圍內,就提供協助,如果還是聯絡不上家人,就送到派出所,這也是對全民失智症教育重要的課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曾倡議設置全國性失智者協尋系統,徐文俊說,跨縣市會有系統整合問題,希望拉高層級由警政署來做,若對個資或有引發犯罪疑慮,可邀專家討論。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