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步行城市待改善
都市熱島效應造成高溫化加劇,步行環境遮蔭愈顯重要;本報與成大團隊實測發現,捷運站外若無遮蔭,體感溫度高且步行速度會加快。記者林澔一/攝影

都市熱島效應造成高溫化加劇,步行環境遮蔭愈顯重要;本報與成大團隊實測發現,捷運站外若無遮蔭,體感溫度高且步行速度會加快。記者林澔一/攝影

陽光行動/以捷運站為起點 打造遮蔭廊帶

八月盛夏走出捷運站總是揮汗如雨,出捷運沿路擋烈日的遮簷成了「步行城市」關鍵。聯合報與成大建築與氣候研究室首度實測北中南三大捷運站出口,發現若缺乏遮蔭,行人的體感溫度激增,比起有樹蔭的地方,步行速率也會加快。

成大建築學系教授林子平解讀此結果與國際研究主流一致,當人感到高溫不適的時候,往往會加快腳步盡快離開;步伐輕鬆緩慢,則代表舒適,甚至能沿路賞景。

有無遮蔭 體感溫度可相差逾十度

八月六日上午十時廿分,實測團隊同步在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台中捷運市政府站和高雄輕軌美術館站實測,三地當時氣溫分別是攝氏卅一度、卅一點八度、卅點六度。忠孝新生站四號出入口站外即台北科技大學,步行動線有高大喬木與不少植栽,測出體感溫度卅二點二度;反向的二號出口外部是毫無遮蔭的高曝曬環境,體感溫度高達四十五點七度,相差十三點五度。

台中市政府站一號出入口站外步行動線,往台中林皇宮、鄰近台灣大道沿路的人行道有較多行道樹,體感溫度三十四點六度,反向到台灣大道與文心路轉角處空曠無遮蔭,高達四十七點八度。高雄輕軌出了美術館站臨美術館路,出站往右的人行道有整排瘦高的喬木,綠蔭下的體感溫度卅三點六度;反向往馬路直行則無遮蔭,體感溫度也達四十六點一度,差距懸殊。

高溫曝曬 行人每分鐘步伐快十步

團隊在北市忠孝新生站測行人步行速率,四號出口有遮蔭處的平均速度每秒一點三三公尺,但二號出口曝曬處則是每秒一點四六公尺,比起有樹蔭的地方,人們每分鐘步伐快了十步。

「別讓捷運出口成為高溫的起點、遮蔭的孤島。」林子平表示,城市發展已朝大眾運輸導向發展,因應都市熱島與極端天氣,民眾走出捷運站,應免於暴露在高度熱壓力之下,提高移動路徑的舒適度至關重要;但從這次實測發現,這方面的規畫仍遠遠不足。

星捷運站 方圓四百米遮廊不中斷

林子平以新加坡為例,公共運輸建設的初期規畫就有系統性安排,核心商業區、住商混合區、捷運站方圓四百公尺內,不只要設計騎樓,捷運站至四百公尺內學校、醫院、商業空間的路徑,也要有不能中斷的遮廊。

林子平表示,台灣夏季的高溫環境不亞於新加坡,亟待政府及早規畫。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