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小心歧視
小心,隱形歧視無所不在。 圖/聯合報提供

小心,隱形歧視無所不在。 圖/聯合報提供

【小心,歧視】導讀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許多習而不察的偏見與歧視。單身女性是「剩女」肥胖者是「恐龍」官員要新移民女性「別生那麼多」,外勞也別在假日占用台北車站大廳。

肥胖、單身、年齡、族群、性傾向等種種歧視,小由語言、態度,大至法令、制度,都在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形成壁壘及不公平的對待(雖不是故意 但…隱形歧視無所不在)。輕者如電視節目對肥胖者的揶揄、對原住民傳統的訕笑;嚴重者,則是對遊民灑水與潑糞、對同性戀者的霸凌。

歧視與偏見,是人性,也是文化,先天的認知需要與後天的社會學習,讓我們都不免帶著既定框架,看待及理解眼前世界。若我們能學習相互理解,培養文化敏感度,不畏懼談論、辯論差異,談久了,至少一點一滴,總有一天會有所改變。

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在2012年底,推出「小心,歧視!」系列專題,以民調及專題報導,運用文字與影像,探討單身、肥胖、同志、老年以及族群歧視的現象、成因,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如何在看見、理解之後,進而改變,努力要以各自的力量讓台灣更好。

許多歧視議題,是各國共通現象;不少國家已有運動先鋒對這些議題提出進步思考及解決建議。聯合報系採訪團體實地走訪在觀念及作法都值借鏡的美國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及英國倫敦等城市,提供不同視角,與我們的既有思維激盪,拓展社會的包容空間,擁抱多元價值。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小心,歧視!」座談會昨天舉行,大尺碼女孩林波比(右)與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小虹(左),和讀者從各方面探討社會上對肥胖者歧視的現象。  記者林澔一/攝影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小心,歧視!」座談會昨天舉行,大尺碼女孩林波比(右)與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小虹(左),和讀者從各方面探討社會上對肥胖者歧視的現象。 記者林澔一/攝影

此外,聯合報系也委請教師製作「反歧視教案」,將「小心,歧視!」系列報導內容,變成教師可以運用的教學素材;並舉辦,由名人現身說法,談談自身的歧視小型論壇經驗及對抗之道。我們將以全方位的努力,讓不同特質、身分的人都能在台灣活得自在從容。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