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環境品質、工作生活平衡名列前茅 讓外縣市人士愛上
靠著鄉親土親「主觀幸福感」大勝,花蓮縣榮登2017年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第三名,這也是花蓮縣連三年都排名在前三名的主因,花蓮人覺得住在花蓮最幸福的是「工作生活平衡」與「環境品質」,這兩項指標均居各縣市之冠。
本報與南山人壽合作的20個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花蓮縣連二年都拿第三名,今年輸給新竹市與澎湖縣,2015年則是第一名。能連三年保持前三名,「主觀幸福感」功不可沒,11個指標中,計有九項全在前三名內,只有「政府作為」排名15、「家庭經濟」排名第五。
「主觀幸福感」指標排第一的「環境品質」,也是「客觀幸福力」以空氣品質測量的第三優良城市,位居台東縣與基隆市之後,而花蓮縣平均每人居住面積也有8.1分的高分。
「環境品質」也是吸引近年外縣市人口移居,當地房仲業指出,這使得花蓮縣房價大漲,即使今年隨著台灣整體房地產回檔修正,但交易價格還算穩定。
「工作生活平衡」的測量值睡眠與休閒時間,花蓮人主觀認定的分數,分別排在20個縣市的第二與第一,也是今年調查進步最多的項目。
花蓮人表示,當地人多半務農或自行開業,大企業進駐少,「領薪水」多為公教人員,因此收入與就業對當地人而言並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難,因此「工作生活平衡」,「健康」更是受惠環境品質佳。
從總分來看,花蓮縣客觀幸福力總分大幅退步9.2分,為各縣市之冠,使得縣市排名退步三名至18名,「收入」、「就業」、「健康」與「安全」四項 為主要拖累原因,其中「安全─暴力犯罪發生率」是今年最大的差異,這是去年有所提升,但今年再次退步到所有縣市最低。
不過花蓮人卻認為,花蓮不太可能暴力犯罪率上升,有人認為應與花蓮縣大型工程多半發包給外勞,外勞容易滋事有關,統一超商花蓮區顧問溫淑屏則認為是花蓮人口少,才會使得數字偏高;國中老師廖春宏認為,的確會看到武裝警察,但這應是外來的逃犯往花蓮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