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警報響起 孤獨死嚴重 立委擬提案應對 立委吳宗憲以前是檢察官,他回憶驗屍經歷指出,孤獨死的數據確實不低,未來還會再上升,國民黨會提因應孤獨死草案,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接受里長鄭晴而陳情,在研議提案修法;民眾黨團則提出孤獨死亡防治法草案,要政...
孤獨死警報響起 回響/找不到家屬同意手術 孤老者喪命 聯合報陽光行動,去年報導「孤獨死拉警報,對策何在?」受訪的台南市里長鄭晴而處理孤獨死遭拒收,被迫伴屍五小時,孤獨死問題未解決,今年他又遇到獨居里民就醫,找不到家屬簽手術同意書最後喪命,鄭晴而說,孤老...
健保永續再檢視 日韓加課財產保費 挹注健保 面對不斷擴增的醫療需求及科技發展,健保財務收支長久失衡,近年靠政府預算撥補避免調高費率。專家指出,醫療需求隨著高齡化增加,健保總額須合理成長,須擴大收入支應。除了從非薪資所得擴大徵收補充保費,更進一...
苦候教養院床位 教養院院生見爸媽 抱緊笑淚交織 每逢年節,教養院上演「超級任務」,要帶住民回家探親。卅六歲「小梅」(化名)是腦性麻痺合併身障者,往年媽媽舟車勞頓來探親,幾年前院方改變策略,帶小梅回家看媽媽。社工說,母女相見笑淚交織,大家都感動到哭...
孤獨死警報響起 日孤獨死保險 保戶百萬人 日本NHK二○一○年的電視紀錄片「無緣死」,說全國一年高達三萬兩千名與家人、社會失去連結的人,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離世。影片在日本掀起話題。日本警察廳今年首度公布孤獨死人數,到年底恐達七萬人。二○二一...
孤獨死警報響起 孤獨生更可怕 老後要維持社會鏈結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提醒,獨居已成趨勢,長輩應做好健康自主管理,政府則該定期訪視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最重要的是維持社會鏈結,「不怕孤獨死,就怕孤獨生」。老盟:仿效...
孤獨死警報響起 遺產誰點交 公務員也難為 「國家是怎麼處理獨居老人遺體和遺產?如果我們都不知道,一般人更難清楚」,在桃園市某區公所社會課工作的李夏苹,被交辦點交獨居長者遺產時,承辦人員給她一張流程圖,她發現這是一張未曾公告、不具法律效力、談...
孤獨死警報響起 遺體領不了 生前契約卡關 電影「超難搞先生」,湯姆漢克斯出演的男主角獨居,在睡夢中自然死亡。好在他在生前和鄰居建立友好的連結,鄰居發現狀況立刻拿著備用鑰匙進入家中,依其遺願為他處理後事。若無朋友協助處理身後事,很多獨居者買生...
師培法面臨困境 師培故事/英國老記者 中年轉職教數學 專業人士轉換跑道當國中小教師,英國也有相同的故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露西‧卡拉維(Lucy Kellaway)五十八歲時辭去做了廿多年的金融時報記者工作,接受數學教師的培訓和實習後,正式成為中學教師,...
都市熱島盼降溫 弱勢老人穴居 夏日悶熱如蒸籠 萬華區是公認台北市最熱的地區,六十八歲簡先生從雲林北上討生活,因為工作傷了脊椎,如今領政府低收入戶補助過日子。因為經濟弱勢,只好在萬華的西昌街租一間地下室的小房間棲身,宛如「穴居」。這個地下室住著多...
都市熱島盼降溫 都市熱島擴大 搶救「溫度難民」 入夏以來,連番高溫常把台灣烤成紅番薯,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公園內,一群長輩在樹蔭下用帽子、扇子搧風,八十多歲阿嬤走出公寓,猛喊「受不了這麼熱的天」,在家吹冷氣太浪費,乾脆來公園走走。公園旁西昌街巷道狹...
空中血滴子危機 人屋雙老…高齡獨居多 無力管外牆 人行道拉起封鎖線,一名頂著花白頭髮的長者抬頭望了望上方的社區大樓,長長的裂痕一路延伸到十樓,裂痕經過扭曲的鐵窗、持續掉落的磁磚,長者吃力地繞道而行,推著嬰兒車的母親,則被迫走在車道上。花蓮大地震後,...
銀髮居住不正義 國外「只租不賣」形式 可借鏡 台灣的銀髮宅正在起步階段,政府、業者都在摸索,也盼透過設計,讓老人擺脫等吃飯、等睡覺、等上天堂的無奈晚年生活。國內不少銀髮產業專家預期,「只租不賣」形式,因營運商可主導規劃,使用者經濟負擔較輕,最可...
銀髮居住不正義 發展生態系 官方帶頭練兵 「未來市場上應該要有足量且符合中產階級需求的銀髮宅,並發展出連結鄰近社區生態系的服務平台,」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520後卸任,目前擔任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董事長。他認為,台灣正在摸索銀髮宅的樣態,若...
銀髮居住不正義 銀髮族難安居 雙老困境浮上檯面 生而為人,都應該享有居住的自主性和尊嚴,如果社會無法提供,就不符合正義原則。台灣明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適合健康與亞健康老人居住的銀髮宅數量卻很少、服務也有限,難以安老已成社會危機。一對年近九旬,在傳...
震損建物待都更 弱勢怎安置 都更中繼宅變難題 「如果我有錢絕對馬上搬,誰會跟生命開玩笑?」台北南機場整宅因花蓮強震重創,住了四十多年的朱先生感嘆,南機場的房子外牆幾乎都有補了再補的痕跡,還繼續留下的,幾乎都是經濟弱勢無法搬走的人。北市府打算啟動...
高齡通膨危機 高齡通膨危機/老年族群所得 仰賴「移轉收入」 依據主計總處調查,2022年老人家庭收入是77萬元,不及全體家庭134萬元的六成。薪水和月退是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子女的「孝敬」,還沒有勞保年金等社會保險金多,只占老人家庭收入的一成五。老人家庭指的是...
特需看牙大不易 口腔訓練成功 嘗到果泥滋味 身心障礙者部分需要特需醫療服務,部分則需要特定的牙齒照護。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的部分重癱住民長期靠鼻胃管灌食,透過口腔訓練讓一名從未「吃」過東西的廿多歲住民頭一回用嘴巴吃果泥;他嘗到食物滋味後...
特需看牙大不易 特殊看牙需求約50萬人 醫療資源不足 一名靠輪椅代步的高中二年級特教生每次看牙都得大費周章,先由母親推入診間、抱上診療椅,再由醫護人員束縛肢體,護士要固定他頭部、母親則壓住他手腳,以免激烈反應阻礙醫師治療。基隆特教學校家長會前會長彭芬蓮...
中高齡求職困境 拔劍心茫然 中高齡求職2困境 都市化程度極高的台北、新北市,中高齡者求職環境更競爭,更遑論貧富差距大的其他鄉鎮。近期有兩大現象可反映此種殘酷現實。現象一是內政部公布全台人口分布,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最多的縣市由新北市七十一點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