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鄉或都市 品格都是教育的基礎
品格並不如同數學英文之類的知識,如此具體,可以明確教導,老師必須以敏銳的意識,當孩子展現品格行為之際,能明確地指認、鑑別它、凸顯它。
傳統老師擔憂的「品格要怎麼教?」經由KIPP系統中卓越教學架構的指引,KIST老師在課堂上與學校活動中,通過各種行為舉止的建模、大量高頻率的互動對話,逐步將品格能力的學習轉化為可見、可評估的行為規準,老師教導品格有以下七項技能:
1.相信並以身作則(Believe It and Model It):相信品格並使自身成為模範。
2.命名它(Name It):給予各項行為標籤來確認其與品格的連結。
3.發現它(Find It):介紹現實世界和虛構的例子,透過討論了解符合品格的具體行為。
4.感覺它(Feel It):讓孩子感受到專注和發展品格所帶來的正向改變。
5.融入它(Integrate It):創造雙重或多重目的的品格教學,把品格教育融入課程或生活。
6.鼓勵它(Encourage It):給予品格表現優良的孩子讚美及鼓勵(精確、描述性的稱讚)。
7.追踪它(Track It):定期記錄、追蹤孩子的進展並持續討論品格。
雲林縣拯民國小的穿堂,有點像古早三合院前的曬穀場,是全校孩子們活動的中心。從牆面到柱子上都貼滿著各種品格標語。
這一天的夕會由主任胡茵主持,當她開始高舉左手「握拳」時,原本盤坐地上的吵嘈孩子瞬間安靜下來。(KIST學校有一套肢體語言,握拳代表音量「零」,一隻手指代表音量一,從一到五可以調大。)
夕會開始,有位低年級的小朋友,豁地站起來說:「今天我想要讚美王增宇(化名),早上我在早自習時,他拿著英文課本默背單字,他有做到自制。」胡茵問他:「具體來說,他有做到自制的哪一點?」小朋友回答:「他啊,課前預習,有所準備。」胡茵看了那孩子,接話說道:「主任也要特別表揚張彥遠(化名),每次主任問問題,他都是第一個舉手,而且回答問題時,愈來愈切中要點,做得很好。」
其他孩子向上伸長手臂,張開五指,迅速顫動,搖曳如花朵(代表鼓勵讚許),接連著好幾位孩子紛紛站起來,大聲分享今天感受到的品格行為,在備受鼓舞的歡樂氣氛中,今天在學校的時光也劃下美好句點。
這個每天發生的日常,其實植基在全校性溫暖穩定的師生關係上,當孩子願意相信無論表現如何,老師和同學會給予支持,這樣安全、穩定的關係,是品格藉由微時刻生成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當孩子遭遇困難需要尋求協助,基於平時積累的信任,老師能夠在對話中理解孩子的需要。
在老師每天的以身作則上,讓全校成為一個品格成長的共學圈。在校園每一個角落裡,每一次的師生對話間,都是品格微時刻發生的美好時刻,從接應學生的情緒開始,到以「成長心態」結合「品格行為語言」提供給學生「建設性的回饋」,鼓勵學生負責任地作出更好的選擇與承諾。
每一次的品格微時刻後,不只讓師生對品格有更多的體會與學習,也更加拉近了師生間情感的連結。
喊對名字的社交智慧
KIST做為實驗教育,將很多彈性都給了品格推廣,鼓勵教育創新。而事實也證明,KIST的六所學校中,其實最早看到辦學效益的是孩子的品格有很大改善。
花蓮三民國小內,校長劉冠暐親眼旁觀,小朋友們在學校裡會三三兩兩自主一起討論功課,其中一個功課較好的孩子在指導同學數學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先跟同學說:「來,你題目有仔細看嗎?我們再看一遍。」、「你怎麼想?你先列出式子給我看看。」
他們無形中學習到老師教學的模樣,用溫暖的方式對待同學,「其實很微小的時刻,都讓我滿感動的,我相信這是學校文化潛移默化的成果。」
而不少家長也向他分享說,孩子在家裡也會主動做家事;第一屆的三民國小畢業生在附近的國中就讀,他們提到三民出去的孩子,真的更願意接受挑戰,或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更願意繼續嘗試。
低年級的范宜云老師觀察到,七八歲的孩子仍然很「本我」,很少想到別人,往往一句話或壞口氣讓別人受傷。有一陣子天氣悶熱,小朋友脾氣也暴躁,連名帶姓直呼同學,她藉機要小朋友們反思「別人要怎麼叫你,你才覺得開心?」同時要每個人把想法寫下來貼在牆上。這是社交智慧的練習。
現在他們學會「淑美~」、「俊豪~」的叫喚,而不是「黃淑美!」、「陳俊豪!」的直來直往,宜云老師說:「很奇怪,當小朋友只喊兩個字時,班上氣氛就瞬間變好了,臉上線條變柔和了。有時一急忘記喊全名,還會向對方說「啊,對不起,我重新再叫一次。」有了社交智慧,孩子們改善人際關係,自然也就不常吵架了。
前陣子母親節,她要班上男女生都在肚子綁一顆足球,一整個禮拜,他們汗流洽背地抱怨「啊,老師我好熱!」范宜云說:「對呀,媽媽懷你就是那麼熱喲。」她說,單純強調媽媽偉大、阿嬤很辛苦,要懂得「感恩」,小孩子感受不到,他們必須感同身受。
而那週下午多了平常沒有的下午茶,算是慰勞孩子,簡單的土司配奶茶或鮮奶,孩子們眼睛都發亮地期待著,范宜云說:「今天比較豐富,啊,因為你現在是孕婦,所以要吃營養一點。」小朋友都笑了。
孩子在KIST學校裡面,感受到非常不同氛圍,慢慢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如同KIST桃源國小的鄭漢文校長說:「教育,是平常心長年的工作,是每天微小時刻的累積,然後一個衝突、一個挫折慢慢去解決。」
如果一個人期待來到這裡,忽然看到很炫的魔法,那必定會失望,教育反而就是這些每天微小的事情,它沒有魔法,可是它最後會成為魔法。教育是這樣一種特異的魔法,如果不相信它,到最後這種魔法便無從展現。
此選讀摘自《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誠致的KIST實踐經驗》
作者 吳錦勳
出版 天下文化
(部分內容經小編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