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行的正義】導讀
2018-05-28 16:19:27聯合報 / 侯俐安、尤聰光、潘欣中
去年十月,一張老婦蹲坐在台東南迴公路等公車的畫面讓許多人看得心酸,一根孤伶伶的公車站牌緊鄰大馬路,她只能利用欄杆陰影勉強擋住烈日,等待一小時才一班的公車。這張照片不僅讓人看見城鄉差距,也看見高齡者被忽視的移動權。
今年三月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一成四,平均七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預估八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占比超過兩成,每五人中有一人是老人。台灣已來到了「最老的時代」,但對待高齡者生活方式的腳步,卻沒有跟上。
交通部統計,死亡車禍事故中以「機老酒」(機車、老人、酒駕)為大宗,但為何老人會成為車禍的高危險群,他們長期「行的正義」是否被漠視?為保護長者而推動的高齡駕駛換照政策難以深入偏鄉原因又何在?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體檢行的正義」四部曲,首部曲「行的難民」今起連兩天登場,分別從偏鄉、都會探討當老人成為車禍高危險群時,背後來自長期被漠視的高齡交通平權,當台灣跨入高齡社會之際是否已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