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談營養午餐起源:吃美國人吃不完的食物
人稱「鬼王」的「文青別鬼扯」版主劉志偉,探究國內校園午餐歷史,發現「曾經,孩子的午餐不是國家的責任。」1960年代,台灣開辦營養午餐,起心動念也非愛護孩子,「而是要吃美國人吃不完的食物。」
由大享食育協會籌備處、富邦文教基金會發起,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共同推動的「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今天推出首場「周末快閃學校午餐趴」,邀請劉志偉主講台灣校園午餐史;參與民眾也享用復刻自1988年《台灣省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食譜》的秋季營養午餐,有甘藷飯、酥炸鯧魚、炒三絲、翡翠絲瓜湯與木瓜。
劉志偉說,公立學校開辦營養午餐的案例,最早可溯源至1930年代的美國。由於1929年世界金融危機引發糧食危機,大批勞工返鄉種田,政府祭出農糧「保證收購價」,「人們努力種、用力種,結果收成太多過剩」,國家的糧食倉儲成本一度達到每日一億美元。
一夕之間暴增的食物,國內軍人、窮人吃不完,導致美國政府開始推動校園午餐計畫,「拜託孩子們幫忙吃!」劉志偉說,這也是美國營養午餐計畫,由農業部主責的歷史因素。
劉志偉說,早期台灣校園也沒有營養午餐,「老一輩去上學,午餐是回家吃完再回去上課。」直到1960年代美援時期,大量小麥、麵粉送至台灣;也締造許多麵食推廣運動,包括「吃麵的人比較高壯」、「吃麵皮膚會白」等文宣廣告,皆深植人心。
麵食文化引進校園午餐,也改變台灣下一代的飲食習慣。劉志偉舉例,早期台灣人以米食為正餐,「長輩會說:不吃飯,怎麼會飽?」後來,人們逐漸接受麵食,如水餃、饅頭;如今年輕世代吃漢堡、披薩當晚餐,已是常態;現在的學童「一塊雞排、一杯珍奶,也能當一餐。」
不同的時代背景,也給了不同世代獨特的校園午餐記憶,例如早期的學生,各班教室沒有蒸飯箱,須統一集中到學校的大蒸爐,「便當要綁好鐵牌,但送來送去地,常常被其他人打開來偷吃。」劉志偉說。
直到今天,劉志偉說,校園午餐已被視為國家責任,各界呼籲孩子要吃在地、吃有機、吃非基改;但事實上,營養午餐也有城鄉差距,例如嘉義有7成國中、小學,全校人數不滿百人,團膳業者多不願投標。
劉志偉說,如何讓各地校園午餐均質化,提供每一位孩子穩定餐食,是國內營養午餐的當務之急。
「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即日起至18日在台北文創大樓穿廊舉行;未來還有3場「周末快閃學校午餐趴」,分別於11日、17-18日上午11:30-13:00舉行。更多資訊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