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力斷層…從伐木到木工 年輕人來了
國產材正在復甦,人力斷層仍嚴重,所幸近年開始有年輕新血投入,從伐木到木工,都能見到七、八年級生身影。
宜蘭雙連埤旁山坡雜木叢生,選木調查團隊選中此處重建林相,廿七歲的胡子恒,是一行人中最年輕臉孔,剛從宜蘭大學森林研究所畢業,就成立森林生產規畫公司,從修枝、撫育、造林到伐木都願意做,盼能填補林業人力斷層。
三名屏科大木設系畢業生的「藝創木構」團隊也對國產材情有獨鍾。七十七年次的歐俊鴻四年前找來學弟呂岳軒、黃俊翔,在桃園平鎮區租一間工廠,合開「藝創木構」,設計的家具、裝潢及木結構高達七成使用國產材,今年初修復一幢瑞芳老宅,說服設計師捨棄進口花旗松,改以台灣福州杉做木梁。
「藝創木構」多數使用台灣柳杉,不過,同樣是柳杉,日本產的便宜、節少、直徑粗,台灣則較貴,也常遭嫌棄「節」太多、紋路亂。於是他們反向操作,細心磨順處理每一個節,凸顯國產材獨特紋理與生命力,成為不一樣的賣點。
建築設計師郭恩楷過去兩年則帶領淡江建築系,組成「森林木十人」團隊,在東眼山創作木構藝術裝置,近來在南港瓶蓋園區職人手創空間,使用新竹正昌製材的柳杉疏伐木,透過蒸氣曲木工法製成彎曲單元構建,在大量運用指接方式,交叉呈現弧形、扇面。讓民眾意識到規格木不是只有存在家具量販店,讓林下經濟能與生態同時共好。
▌延伸推薦:
(上述連結請開啟您的裝置音效,以取得最佳閱讀效果)
【國產材之路】北科大、有情門合推「國產材家具」 盼重串起斷裂林業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