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到的傢俱 IKEA跟你買回去
宜家家居集團(IKEA)將在2022年2月推出「購回」服務,收購消費者用不到的IKEA產品,翻新維修後重新上架。IKEA北亞區永續經營經理汪慶怡表示,為了達到2030年「氣候正效益」的目標,IKEA將強化循環經濟模式,並搭配租賃與訂閱制度,創造新的減碳效益。
IKEA:轉型循環經濟才是減碳關鍵
連鎖傢俱集團IKEA計劃在2030年實現「氣候正效益」,即全球供應鏈減去的碳排放,要比產生的碳排放還多。這是比「碳中和」更積極的目標。
檢視IKEA全球供應鏈的碳排,光一年就有2億多噸,接近全球碳排的1%。汪慶怡表示,IKEA供應鏈之中,最大碳排來源是產品原料,如桌子的木頭、塑膠等,佔總體45%以上。若要達到2030年氣候正效益目標,每項產品必須減少70%碳排放。減碳幅度之大,讓IKEA發現,轉型為循環經濟才是解決問題的首要關鍵。
循環經濟必須從產品開發的源頭著手,如原料選用再生料或可再生材料,在設計階段確保產品的各零組件是可以不斷重複組裝、修繕。並配合租賃、訂閱等制度,把產品或零件從消費者手中「拿回來」,翻新、修繕再利用,賦予產品無限次的生命。
台灣IKEA已經開始推動循環經濟案例,汪慶怡表示,去年底,IKEA和台北101合作,透過「租賃」來提供商用家具,這是台灣IKEA自主發展的成果,比起國外可說「走得很前面」。繼101之後,台電也來接洽,汪慶怡透露,雙方的示範案近期就會公開。
台灣IKEA也預計在明年2月推出「購回」服務,讓消費者把家裡用不到、捨不得丟的IKEA產品,賣給IKEA;IKEA會將這些產品翻新,重新在循環專區上架販售,創造第二次產品生命。
「消費者的觀念是循環經濟成功與否的關鍵。」汪慶怡說,台灣消費者必須捨棄「用完就丟」的習慣,才能延長產品壽命、不造成浪費。
至於廢棄家具回收模式則仍在規劃中,汪慶怡說明,若要將損壞的產品零件拆下「再製造」,必須要有當地的製造廠商支持,目前台灣的供應鏈還還不足以做到完全回收消費者丟棄的IKEA產品。
運輸改用電動車、研發素肉丸減碳
台灣IKEA很希望可以使用100%再生能源,卻苦於沒有穩定的再生能源來源,無法訂出確切的達成時間;至於短期目標,則朝向推動台灣分店用電轉型為再生能源,以及所有運輸過程都使用電動車或零碳運輸。
汪慶怡指出,IKEA的牛肉丸一顆約有250克碳排放,全球一年賣出10億顆以上,碳排量相當可觀,去年IKEA已研發出用大豆、洋蔥等製成的植物素肉丸,希望帶動台灣飲食習慣改變,讓民眾了解飲食跟氣候變遷的關聯性。未來IKEA餐廳會朝供應50%以上的植物性產品的目標邁進。
汪慶怡強調,IKEA的淨零目標必須仰賴其他企業的合作、政府的法規、市民社會敦促等等,並非單一部門可以達成,這象徵著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零碳的解方,沒有人是局外人,所有人要一同攜手解決問題。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IKEA投入循環經濟 目標2030年達氣候正效益 台灣2022年將推「購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