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之後3/黃金復健期限將至 新冠後遺症復原路漫漫
兩百萬人確診、五萬人病逝,這是美國紐約市累積至今的天文數字。去年美國疫情大爆發,職能治療師黃宇韻就住在這座世界之都,日以繼夜照護著新冠病患,幫助康復者重返生活。曾親眼看見患者受後遺症所苦,黃宇韻強調「復健必須越早越好」。
黃宇韻於今年中休假回台,替許多迎戰新冠後遺症的本土醫師提供建言。她說明,美國新冠患者一脫離急性期,便會檢查心肺、神經、肌耐力和各重要器官功能;最後參考病患職業、家庭狀況,替每個人量身打造復健計畫。
臨床上,最常見的情況是心肺與肌力功能下降,美國還發現不少患者產生「譫妄症」,短期記憶力混亂,間歇性神智不清。黃宇韻指出,新冠肺炎變異快,症狀多,在醫院復健也是蒐集症狀的重要一環。
「與其害怕,不如正視,想想醫療資源可給患者什麼樣的資源與鼓勵?」疫情爆發後,黃宇韻冒著外頭每天萬人確診的風險,持續前往工作處,反覆穿脫隔離衣,無畏深入新冠病房。
替患者抬舉四肢,觀察走路平穩度,否能自立上下床、如廁,接著搭配一連串療程。從確診到病毒檢驗呈陰性,再從身體機能受損到完全康復,黃宇韻不間斷陪伴患者,為了「讓他們安心回家」。
黃宇韻認為,若患者出院時仍殘留後遺症,「最大的風險就是失業,或對照護者造成沈重負擔。」妥善復健,才能助患者「自立」,帶著尊嚴與自由生活,不必長期仰賴看護,耗費更多心力。她說:「復健並非後期工作,復健科也是第一線!」
至於台灣,衛福部已開始研擬,將長期新冠症狀(Long-COVID)納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的可行性。PAC是一項專為重症患者提供多元性照護,且由健保給付的診療服務。目前僅包含燒燙傷、腦中風、脆弱性骨折等六種症狀。
衛福部邀請各專業討論新冠後遺症納入PAC制度的可行性,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是其中之一。理事長周偉倪表示,每種PAC的審核資格不同,尤其新冠肺炎具有傳染性,症狀恐損害多重器官,複雜度高於其它PAC重症。他說,這導致兩大難關:一是如何在照護期間杜絕風險二是如何制訂申請者的評估量表。
周偉倪指出,PAC資格必須參考個案「是否具積極復健潛能」,並非人人都適用,仍有諸多問題待解決。但周偉倪強調,新冠肺炎不會絕跡,疫情恐怕隨時再起,一定得啟用PAC給付,「五、六月那批病人,現在都快過復健黃金期了!未來出現新患者時,怎麼辦?」
周偉倪說,早期介入追蹤,給予高強度復健,才能降低新冠患者的失能、失能機率,「避免患者進入長照,這是為全民節省後續成本。」周偉倪呼籲,衛福部應盡快將新冠後遺症納入PAC制度。
▌《康復之後》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