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淨零大挑戰 減碳人才
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也驅動企業必須積極落實永續發展策略,永續長一職應運而生。示意圖/Ingimage授權

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也驅動企業必須積極落實永續發展策略,永續長一職應運而生。示意圖/Ingimage授權

「永續長」的挑戰 綠色轉型非漂綠

這幾年從科技業到傳統產業,國內外職場多了「永續長(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CSO)」這個職稱,當淨零碳排、ESG倡議成為全球共識,加上新冠疫情爆發、此起彼落的社會正義運動,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也驅動企業必須積極落實永續發展策略,永續長一職應運而生。

兩年多來,跨國企業如星巴克、麥當勞、嬌生、金融業的Visa,都增設了永續長;國際獵人頭公司Weinreb Group調查發現,美國聘雇首位永續長的企業數量連續三年增加,在二○二○年創新高,當年是前三年的總和。企業裡的永續團隊也有擴張趨勢,十年來平均人數從五人增至十五人,也開始有職員兼職企業的永續業務。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表示,台灣企業也開始重視永續長這個職務,目前主要從公司內部的資深高階主管養成,外聘的還不多;而不論永續還是淨零轉型,都涉及企業的營運策略,所以現在看到的永續長,多半是熟悉企業營運的協理、副總經理以上的主管擔任。

至於是否設置永續長,周怡君認為要看企業規模與實際需要而定,有的企業因上游供應鏈要求減碳或認同淨零理念,設立永續長啟動綠色轉型,「關鍵要Top Down,老闆要有決心、全力支持、肯投資,永續長才能真的做事,不淪為『漂綠』。」

周怡君說,企業現在最關心要怎麼做溫室氣體盤查、怎麼算產品碳足跡,但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企業如何導入技術做到減碳,永續長面對這些減碳策略、成本投資,該如何和老闆溝通才是關鍵。

有別於一般企業外聘或由公司高階經理人擔任永續長,開發綠能的森崴能源首開先例,開放員工報名角逐永續長。投票結果由年僅廿六歲的楊允仁高票當選。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說,希望比照選舉模式讓候選人發表政見,員工直接投票,藉此帶領公司「由下而上」落實永續發展。

楊允仁是台科大電機碩士,在公司負責推廣國內綠電交易平台。他說,這個職務除了寫永續報告書、做碳管理,還要能實現創新的ESG觀念,是一大挑戰,尤其永續政策的效益並非立即可見,有些甚至與公司既有利益衝突。但為了一同創造永續的共同價值觀,內外部都要溝通,公司辦淨灘、蔬食日等活動,也盼能帶動員工家人朋友、外部團體共襄盛舉,才能擴大效益,使森崴能源變成ESG的生態池,孕育更多永續種子。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