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高齡金融剝削 失智者金融危機
台灣高齡失智轉速加快,未來20年,平均每30分鐘,就會增加一位失智者,必須盡早彌補脆弱金融缺口。記者林澔一/攝影

台灣高齡失智轉速加快,未來20年,平均每30分鐘,就會增加一位失智者,必須盡早彌補脆弱金融缺口。記者林澔一/攝影

高齡失智 誰來守護金融安全

台灣高齡化速度加快,共伴產生愈來愈多的失智人口。失智者因認知能力下滑,意思表達能力受限,經常淪為金融脆弱族群,舉凡被騙、陷入金融投資爭議,讓老後生活亮起紅燈。失智者的金融安全,需要全社會一同守護,不能一失智,錢就不見。

「80多歲的長輩,一輩子幾乎不用提款卡,突然在短時間內,透過網銀匯出了680萬元,連同銀行裡的900多萬定存加活存,陸續解約,難道銀行不會覺得很奇怪,一點警覺也沒有?」投身台灣失智症協會擔任法律顧問多年的律師鄭嘉欣,見多了失智者千奇百怪的慘痛經驗。故事中的長輩,是她經手的真實案例,她遭親戚小孩騙取老本,至今還沒拿回來。

在台灣,每天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金融需求、糾紛與詐騙,降臨在失智者身上。像是有老人家一天上好多次銀行,每回都忘了要辦什麼;或是要跟理專訂定金融商品契約時,聽不懂理專說的話,簽完約也忘了;甚至還有長輩跑到保險公司營業處,表示要解約保單幫孩子繳學費,一查才發現兒女早已成年且在工作了,家屬收到通知時,急忙趕到營業大廳將老人家領回。

根據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及內政部2021年底人口統計估算: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約有一位失智者;80歲以上老人,每五人約有一位失智者。

行為認定難 最終只能認賠

失智症協會推估,隨著台灣社會更加高齡化,台灣的失智人口將持續攀升:未來的20年中,平均每天增加近48人,也就是,每30分鐘,就會增加一位失智者。

失智者是金融現場的脆弱族群,他們腦海裡彷彿有一塊橡皮擦,一點一滴被擦去記憶。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很多失智症家屬,往往是等到當事人發生財物損失,才驚覺家人失智了;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也提到,失智者經常碰到的金融爭議,不外乎買賣糾紛、投資理財糾紛;有長輩遭詐騙或被有心人士騙取財物,甚至淪為家族爭產的風暴點。

林志潔說,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時,往往因為尚未確診失智,或沒有事先向法院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無法確認行為發生時,失智者的意思能力,因此在法律上經常被判定敗訴,最終只得認賠損失大筆金錢。

存款變死錢 日本設法運用

失智者逐漸忘了家人、自己,也可能忘了銀行的存款;如果失智者是獨居,或者家人也不知情,這些「被遺忘的存款」,就會一直放在銀行裡。當失智者需要用錢時,不知有錢可用,以致落入貧窮境地;銀行裡休眠的錢,愈積愈多,也會形成另一種「國安問題」。

日本就曾預估,高齡失智者被凍結在金融機構的「死錢」,到2030年時,可能達新台幣60兆元。為了活化被放置十年以上沒有動用的休眠存款,日本在2018年1月實施「休眠存款等活用法」,將死錢提供給非營利組織,作為活動資金用於社會公益事業。

不論是被遺忘的存款,或失智者被騙、陷入金融投資交易爭議,失智者的金融安全,往往需要全社會一同守護。而台灣的挑戰在於,失智往往是漸進式,失智者狀態時好時壞,如何判定失智者的金融交易有效性,並維護失智者的金融交易權益,對失智者、家人、金融機構與監理者,都是一大難題。

當台灣的失智人口愈來愈多,一個專為失智者設想的金融環境,準備好了嗎?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