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改品種、抗蟲害 三星蔥與天爭勝大考驗
三星蔥受到極端氣候與病蟲害產量暴跌,大自然展露殘酷的一面,農業專家則改良培育新的青蔥品種對抗乾旱,還研發病毒和農藥對抗甜菜夜蛾,「搶救三星蔥」過程,也是一場人定勝天或靠天吃飯的考驗。
三星蔥的改良之路早在一九八五年就開始,當時花蓮農改場就以耐熱、蔥白長與豐產等方向篩選試驗,一九九四年「蘭陽一號」審查通過,一度成為主流品種,二○○○年、二○○八年分別開發出蘭陽三號與蘭陽四號,改良品種幫助三星蔥走向巔峰。
二○二一年六月,蘭陽五號獲得植物品種權,前年三月進軍三星蔥田。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副研究員楊素絲說,蘭陽五號主要開發方向是耐熱,農民夏天時也可以栽種,彌補原先夏季收成不佳的問題;由於剛栽種一年,面對極端氣候的效果還在評估中。農改場也曾嘗試培育抗蟲品種,但口感偏硬,難符合市場口味。
除了品種改良,能否提高農業數據化程度是重要關鍵。三星農會總幹事李智遠舉荷蘭農業為例,當地透過監控設備,推算出最適合播種、插秧、收成等動作的環境與時機點,不須依賴農民經驗,也不怕氣候突然改變。目前在「東海蔥王」林東海等蔥農的蔥田試驗相關系統,若取得成果便可加大推廣力度。
花蓮農改場建議農民使用目前甜菜夜蛾感受性較強的五支農藥,並隔三周輪換使用,避免抗藥性增加;生技公司與農業試驗所合作,開發針對甜菜夜蛾的核多角體病毒,病毒在實驗室殺死甜菜夜蛾,試驗人員再將屍體製成生物農藥,防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點一,兩年內有望在田間保護三星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