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商保補健保牛步 商保補健保牛步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商業保險減輕醫療負擔原本是好事,但應該是根據病情需要而住院。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商業保險減輕醫療負擔原本是好事,但應該是根據病情需要而住院。本報資料照片

新聞眼/「商保補健保」牛步 因病而窮恐再現

台灣健保享譽國際,但是財務卻是健保多年難解關卡。不只是健保的安全準備金水位吃緊,得靠政府撥補,隨著醫療科技發展,高額的手術方式及藥物,也讓健保財務逼近窒息,健保署近年參考國外經驗,倡議「健保協同商保」,但推行進度牛步,至今未見具體方針,政府若不盡速規畫,癌友受困高價自費藥單,因病而窮的現象恐會愈來愈嚴重。

健保署網站上揭示「聰明選擇商業健康保險」,挑選重點即「優先選擇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可涵蓋自費手術、醫材、住院期間藥物或治療,讓醫療保障更到位。但部分實支實付險的理賠條件卻必須以健保身分住院,偏偏醫療日益進步,許多過去一定要住院才能施行的治療,現在門診就能進行。

不用住院,雖減輕醫療現場壓力,卻無法讓患者得到商保理賠,病患期待醫院能幫一把,演變出二天一夜「補保單資格」現象,健保署無力管理到商保設計,但商保設計不足,卻反咬健保一口,甚至讓醫病間發展出不能被說破的潛規則。

健保給付受限總額,在大餅有限下,口口聲聲要用商保補健保,倡議多年仍卡在二大困境,商保項目多綁定健保,自費項目大多是理賠絕緣體,再者是保險業對自費市場掌握度有限,難評估財務風險,也就難設計出商保補健保的保單。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商保補健保的困境,但若不起而行,永遠難改善複雜的就醫課題。自費醫療現在幾乎已是常態,早年沒健保給付前,人們都說「沒錢沒資格生病」,這句話在這個年代恐怕也是現在進行式。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