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衛所醫師荒惡化 衛所醫師荒惡化
各地衛生所鬧醫師荒,衛福部培訓的公費醫師數量少、留任率不高。圖為在衛生所等待看診的民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各地衛生所鬧醫師荒,衛福部培訓的公費醫師數量少、留任率不高。圖為在衛生所等待看診的民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醫衛所解困 專家:鄰近醫院當保母 輪派醫師

各地衛生所鬧醫師荒,衛福部培訓的公費醫師數量少、留任率不高。地方衛生局建議,可聘請非公費醫師,提高工作津貼或保障薪資,提高誘因。

專家則建議以醫療網模式,無醫衛生所由鄰近醫院扮演責任醫院,除可派醫師進駐,現職的衛生所醫師進修時,醫院可提供受訓環境,並支援受訓期間的人力。

南投縣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說,公費醫師名額難搶,建議中央修訂醫療獎勵金分配規定,地方衛生所由非公費專任醫師任職,提供保障薪資的留任補助,讓長期缺醫師或聘用不易的衛生所,在剛開始任用的期間保障薪資,較容易聘到人。

她也建議由公立醫院或醫學中心當衛生所的「保母」,依醫療區域負責縣市偏遠地區的衛生所醫師人力,並納入醫院評鑑,督促配合公衛政策與善盡醫院社會責任,可初步解決無醫衛生所的困境。

新竹縣衛生局長殷東成說,要留住醫師須動之以情,縣府把公費醫師的職等提升到「師二級」,因具公職身分,年資可累積到退休領月退俸,具有一定誘因;但對年輕醫師吸引力不高,建議增加工作津貼補助,才能提高留任意願,因為公費醫師除了看診之外,還兼防疫、巡迴醫療等公衛業務。

中國醫藥大學公衛學院前院長蔡文正說,早年台灣鄉鎮無牙醫時,曾開放牙醫師申請下鄉並保障月薪卅萬元,後來調整為保障底薪十五至十八萬元,再依門診量發獎金;其次提供衛生所醫師支援網絡,當醫師想進修時,鄰近的公家醫院應扮演責任醫院角色,提供訓練環境,並支援醫師受訓期間的衛生所業務需求,可增加留任意願。

蔡文正也建議建立醫療網,由鄰近醫院輪流派醫師進駐,就像現行的偏鄉巡迴醫療模式;其次善用視訊醫療,訓練合格護理師協助使用儀器,讓民眾與醫師視訊,打破地域與無醫師的限制。

中國附醫社區暨家庭醫學部主任林文元表示,早期衛生所以公衛、看診為主,現在都會區醫療普及,衛生所可以轉型走入社區,著重推廣預防醫學,成為社區健康照護、防疫、心理衛生,以及菸害防制、急救訓練的據點。

林文元建議,衛生所應轉型為社區預防醫學的前哨站,政府對於市區衛生所專任醫師應增加誘因,透過政策提高薪資保障,並提高衛生所專任醫師的榮譽感、成就感。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