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大體老師數量少 大體老師數量少
台大醫學院外牆有二面「無語良師芳名錄」,當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生前是老師,死後也是老師,格外動人。記者王慧瑛/攝影

台大醫學院外牆有二面「無語良師芳名錄」,當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生前是老師,死後也是老師,格外動人。記者王慧瑛/攝影

捐出大體 生前是老師 身後也是老師

台大醫學院外牆有二面「無語良師芳名錄」,當中有許多人生前是老師、死後成為大體老師,包含台大醫學院前院長謝博生、楊照雄、教授蔡錫圭,都在身後捐出遺體讓學生上解剖課,蔡錫圭九十九歲過世,他深怕太瘦捐不成,生前很注意身材;謝博生除了捐大體,家屬也按照遺願將他的骨骼製成標本,放在台大解剖學展示館。

清華大學去年成立學士後醫學系,時任校長的賀陳弘看到大體老師荒困境,帶頭用行動支持,成為「編號○○○一捐贈者」,賀陳弘說,簽了同意書就不能隨便糟蹋身體,既然要做教學用,就要盡可能維持完整。

靜宜大學一名女老師捐出大體,二年後女兒參加台大醫學院舉辦的入殮紀念儀式,女兒感性說,「媽媽您再也不會老了,您生前是老師,死後也是老師」。

有老先生來參加妻子的入殮儀式,他轉頭對一排醫學院老師說「後會有期」,十年後,他的遺體也來到台大醫學院。

鶼鰈情深紀錄片動人心

嘉義市男子林惠宗的妻子徐玉娥十一年前罹患乳癌過世,他和妻子生前即討論過死後要捐大體,彼此約定不管誰先走,都會幫對方實現遺願。

林惠宗說,他為妻子捐出遺體,在防腐到啟用前約有一年,他幾乎每個月都北上到輔大醫學院陪妻子說說話,向妻子分享近況,對著沉默、無血色的妻子自言自語,林惠宗得到很大心理安慰。這對夫妻的深情故事被拍成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感動許多人。

輔大神父、教友獻大愛

輔仁大學醫學系成立廿三年來,共收進一○一具遺體,已啟用九十具。輔大是天主教學校,不少大體老師是神父或教友,其中一位修女的父親捐出遺體,修女也利用遺體啟用前,每月陪父親說說話,在入殮儀式時感謝輔大,讓她與父親多了三年相處時光。

輔大耶穌會使命室主任王文芳說,他看過許多學生上過解剖課後心性更成熟,「大體老師之於醫科生,不只精進醫學知識,還有許多無形價值」。

總主教狄剛也奉獻自己

王文芳說,匈牙利葉由根神父創立新竹華光智能發展中心,是無數弱勢孩子的貴人,他二○○九年以九十七歲高齡過世,大體捐輔大作教學遺體使用,燃燒自己到淋漓盡致,也帶動神父、教友捐大體風氣,包含去年過世、享壽九十四歲的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狄剛。

百歲人瑞的大體老師也愈來愈多,一○五歲的陳奎村醫師是慈濟大學收過年紀最長的大體捐贈者,超過百歲還參加慈濟義診。陳奎村的小兒子陳彰隆回憶,父親常說自己受到社會很多照顧,希望死後再奉獻。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