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新北市於三峽北大社宅試辦青銀共居,經過半年短居「試水溫」後,未來十位跨齡室友將續住。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說,「還有阿嬤想在此終老。」
但崔媽媽基金會秘書長呂秉怡指出,去年至今,跨代共居在國內仍是「實驗階段」,「試辦,意味著有很多特例。」跨代共居能否移植他處?又如何確保青銀兩代和平共存?執行上皆需深思熟慮。
第一招:住所近學區、醫院
柯伯麟表示,共居據點的選擇,是一大關鍵。若要吸引青年,大學城周邊即為首選;至於中高齡者,鄰近醫院則能符合醫療需求。
例如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鄰近文化大學,到陽明醫院、榮總也僅十五分鐘路程;新北三峽北大社宅附近也有台北大學、恩主公醫院,是既符合銀髮族需求,又好招募青年人力的地點。
第二招:硬體、軟體兼顧
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事業處處長張艾玲表示,跨代共居,不只是有人、有房,「把一群人放進一個空間,就會自動生活無虞。」硬體、軟體如何配合,皆是成敗關鍵。
硬體部份,柯伯麟表示,公共空間是共居的靈魂。國內許多老公寓將雅房分租,客廳卻普遍缺乏規劃,淪為住戶的儲藏室;但一個完整的家,不能沒有讓住戶團聚、共享的空間。尤其,「公共空間範圍夠大,才裝得下各種可能性」。
玖樓去年接管三峽北大的青銀共居示範戶,即為不同世代,設計不同主題的公共空間,例如「共食」主題,為開放式廚房搭配居家餐桌,供長輩下廚共食;針對青年族群,則安排白板、布告欄與大長桌,變身廿四小時開放的個人工作室。
軟體部分,陽明老人公寓明訂青年每月提供廿小時陪伴服務,確保世代間持續互助。新北青銀共居計畫,則無此規範;為了促進室友間和諧互動,玖樓安排一位「社群經理」,透過舉辦活動,例如三峽一日旅行、共食餐聚,或不定期在家中辦講座,讓跨代室友感情增溫。
第三招:擬室友公約、清潔外包
張艾玲指出,「共居」糾紛多數是生活習慣差異,或是浴室誰刷?垃圾誰倒?公共空間的清潔責任,常是共居破局的地雷難題。擬定室友公約是一個辦法。再不然,玖樓的做法是統統外包,例如團隊與彭婉如基金會合作,請家管員每月二至三次到據點清潔環境;並提供屋業管理服務,從冷氣壞掉,到家具汰換,都可以線上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