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役潮:擔心太早?風電垃圾別留子孫
風機進入除役期,龐大的葉片將產生可觀的「風電垃圾」。但風電垃圾不光只是一場垃圾危機,更攸關台灣如何誠實看待綠能發展。
問起風電除役後,玻璃纖維製成的葉片如何處理,從官方到業界幾乎有志一同,會異口同聲地反問「現在擔心太早了吧?」畢竟明年只是陸域風場屆齡,才剛進入「除役期」,距離離岸風電也退役,大量汰換葉片的「除役潮」,少說還有廿年。
同樣的情景也曾發生在光電上,二○一三年,馬政府大力推動農電共生,農委會為此打開大門,卻迅速走向失控,成為「種電不種農」亂象,直到二○一七年修法才平息爭議,但全國廢止農電共商案場超過百場,直到事態嚴重,政院才緊急跨部會研商,訂定廢光電板清運、回收基金。
然而,補了廢光電漏洞,來了廢風電漏洞,葉片由玻璃纖維製成,玻纖回收不是新技術,但巨大葉片進入回收市場卻不具經濟效益,當政府缺乏配套時,不僅將成新一波垃圾危機,也可能創造新的地下商機。
這些漏洞都源自當初在推動綠能政策時,天花亂墜地隱惡揚善。綠能的綠,是來自發電期間的節能,前端製作、後端廢棄,耗能與成本卻未計入,當習慣成自然,廿年前沒能解決的難題,留到現代依然無法解決,更不用說留給下個廿年。
反核論述曾稱「台灣地狹人稠又面臨核廢料無解,終結才是因應之道」,然而推動綠能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卻提出數據指出,若想滿足二○三○年的台灣耗電量,需要十二個台北市面積土地的太陽能發電;廿五年後必須廢棄的巨量太陽能廢棄垃圾,面積有兩個台北市大小。風電廢棄物帶來的啟示來自台灣不曾正視綠能帶來的代價,造成還沒有真正享受到綠能紅利就要承擔苦果。留給下一代的負面帳單,我們不應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