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工缺工 防護機制全體崩潰
「缺工壓力下一個人當多個人用,協調機制就崩潰了。」營建工地工項複雜,層層轉包與分包很常見,建商表示,理想狀況下,工序安排、安全防護都應在工務會議協調,但缺工、趕工壓力下,安全就被犧牲了。
營建業者分析,當時工地天花板正在做空調配管、切割鋼筋,照理說正下方不該有鋪設地板的工班作業;若有切割鋼筋等動火作業,防火設施、防護作業都要周全,該錯開的工班就要錯開,防護要照SOP,但趕工或便宜行事,就容易出問題。
中部大型建商分析,以大型住宅建案的營建工程為例,因建築規模大,從工地開挖、板模工程等廿、卅項工種平行包,從起造人建商、承造的營造商都會派監工,規模較大的建案甚至有監工團隊,各工程分包商、甚至垂直分包的工班也要派監工,每天大小監工都要開工務會議,協調當日工地進場順序。
一名營建工地主任強調,「照規矩來」運作正常的工地,其管理之精細「連工人的如廁動線都得管理」;以他負責的住宅建案,光是工地主任就設有兩人,一人專責營建,另一人負責裝潢,核心工作就是監工與協調。
這名工地主任強調,雖然各工班都有工頭,但工班之間從物料進場時程、工作區域畫分、現場物料堆放到工人動線,都必須處處精細管控,馬虎不得;看似吹毛求疵,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不相容的工項必須避免」,例如動火與有易燃物的作業就得避開。
「為了安全只能犧牲時間。」有建商說,國內長期缺工,預售住宅大樓工種複雜,加上嚴格執行的監工機制,五年前預售住宅案工期約三年,近年早已延長到五年,這已是因應缺工的業界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