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失智迷航逐年增
友善失智環境 失智人口攀升,各地紛紛開設失智服務點,但專家建議,更根本解方是營造「友善失智環境」,讓患者在地被接納。記者季相儒/攝影

友善失智環境 失智人口攀升,各地紛紛開設失智服務點,但專家建議,更根本解方是營造「友善失智環境」,讓患者在地被接納。記者季相儒/攝影

陽光行動/防止走失定位器 6都3年申請不到1%

「失智失蹤」比率年年攀升,官方雖有愛心手鍊、個人衛星定位器等防走失工具可申請或補助,但推廣多年,六都三年來不到一成患者申請愛心手鍊,衛星定位器申請率更連百分之一都不到。社政單位觀察,申請條件限制,或擔心汙名標籤化,加上長者抗拒配戴,都造成推廣困難。

各縣市政府都有愛心手鍊免費申請,對象須有身心障礙手冊、醫師診斷證明書的失智者,或曾有警察局走失紀錄。個人衛星定位器則納衛福部身障輔具補助項目,但須是「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第一類之失智症者,且經評估有獨力外出能力有走失之虞者」才可申請,最高補助九千元。

北市自辦補助 簡化申請流程

除北市二四四人申請衛星定位器,六都最多外,其餘五都都不到百人,新北市最少,僅十九人。其中,北市除了衛福部補助,還推出專屬補助方案,不需身障手冊,只要地區型以上醫院診斷為失智症的市民就可申請,補助最高一萬元。

社會局身心障礙科長曾春暉坦言,長者失智初期,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須到醫院做鑑定,來回時間冗長,尤其考量到長者可能排斥申請,因此北市推出自辦補助方案,簡化申請流程。

桃園每年約兩百多人申請手鍊,個人衛星定位器三年僅廿七人申請。推廣個人衛星定位器多年的范姓業者說,政府雖有補助,但申請身障手冊就是一道高門檻,「很多輕度失智者,可能連手冊都沒有。」

申請等待期間 母親失溫過世

范姓業者說,曾有家屬想幫失智母親購買定位器,就在申請後等待核定期間,母親就因走失失溫過世,成了心中永遠的遺憾。他認為,有意申請購買的家屬,通常親友已有走失紀錄,「代表有一定嚴重性」,政府應簡化流程,避免憾事發生。

桃園市社會局老福科坦言,個人衛星定位器申請門檻高,已向中央建議擴大補助對象至診斷失智症者,不應限於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更能接住每位失智個案。

衣鞋寫上資訊 防止長輩走失

「長輩不願意戴,是很大的難處。」怡仁愛心基金會專員林筠珊說,有些長輩沒習慣戴手鍊等,尤其政府發放的免費愛心手鍊,有人認為樣式不好看,家屬只好購買可客製化刻印電話的手鐲,長輩才答應戴上。

苗栗市衛生所主任謝美倫娘家父親、夫家婆婆都是中度失智症患者,為防止走失,用盡各種方式。她說,婆婆抗拒愛心手鍊,也會撕掉衣服上的愛心布標,家人把手鍊扣在她的隨身包上,並用奇異筆在衣物、皮包甚至內衣褲、鞋子都寫上聯絡資訊,還透過定位系統,萬一老人家走失,能很快被送回家。

苗栗縣府社會處、警察局分析,手鍊申請比率偏低,主因很多失智者不認為自己失智,「不喜歡被標籤化」,因此懷疑、抗拒,效果有限。

「各種防走失方式都有優缺點,最好全部都做。」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各項工具都可能面臨長輩抗拒、配戴意願不高,衛星定位器也有電池續航力問題,「因為不知何時會走失」,一旦低電量時才走丟,又無法充電,定位就會失效。

(記者朱冠諭、范榮達、翁至成、胡蓬生、鄭國樑、張裕珍、翁唯真、洪子凱)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