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新世力】導讀
在傳統認知中,台灣有四大族群─閩、客、外省、原住民。然而在過去廿年間,伴隨著跨國婚姻而來的新住民及其下一代,已經在台灣各個角落立足。台灣的新住民一代加上二代,總人口已超過七十一萬,比原住民多出近廿萬人,新住民早已躍升為台灣第四大族群。
新住民當中,除了與我們同文同種的大陸籍(含港澳)配偶外,其中近三分之一,都是來自東南亞。然而,這樣一個龐大而且就生活在你我身邊的族群,「存在感」卻不成比例的低。
另一方面,擁有六億人口、全球第三大人口群體的東協國家,隨著世界經濟浪潮,早成為各國爭相搶進的新興市場,也成為台商在大陸之外最重要的市場。因著絕佳的地理環境及區域貿易重鎮,這也是即使越南發生五一三排華暴動,多數台商依舊選擇留下的原因。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從今天起,一連三周,每周一、二推出「南向新世力」專題,從現況、教育、經濟等不同面向,探討為數眾多的新住民及其二代,為何不被台灣社會所「看見」;也提醒社會大眾,為何我們必須「看見」他們?
聯合報採訪團隊除了走訪台灣都會與偏鄉的新住民及新二代外,更前往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跟著台商、新住民及新二代的腳步,認識這些與我們既遙遠卻又無比親近的國度,透過不同的視野了解他們,也認識另一群你以為熟悉、卻不一定認識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