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偏鄉金融
彰化第一信用合作社中華路總社。 記者于志旭/攝影

彰化第一信用合作社中華路總社。 記者于志旭/攝影

農業大縣 彰化信合社設點密度最高

「張燈結綵,歡慶百年」,想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不妨走趟彰化第一信用合作社。位於彰化市中華路的總社是棟五層樓高的乳白色建築,壯麗堂皇,門口掛了十個紅燈籠,慶祝今(2013)年創設100周年,彰化一信正式躋身「百年老店」。

1994年以前,國內還有74家信合社,隨著合併、改制成商業銀行,2012年剩下24家。在此18年少了50家的大淘汰潮中,彰化縣只少掉三家(二信、四信、員林),境內目前還有五家(一信、五信、六信、十信、鹿港)信合社,總數囊括全國高達兩成比重,堪稱信合社密度最高的地區。

為何可以長期孕育著這麼多家信合社?彰化一信總經理林俊哲說,可能與農業縣、民風純樸、授信保守有關。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都市地區的信合社,衝擊相當大,例如臨近彰化的台中市,原本有將近十家信合社,現在只剩下一家。

分析原因,不動產價跌是罪魁禍首之一。當時台中市的公寓大樓擔保品,原本一間四、五百萬元,跌下來剩兩、三百萬元,拍賣不掉的更變成呆帳;但彰化縣多為透天厝,房價崩盤案件少,擔保品如碰上拍賣,也都順利出脫,使得逾放比降到比銀行還低。

40幾年前就是信合社社員的彰化一信理事主席林杏回說,合作社是地方經濟發展的軸心,不只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平民銀行」;他們收納農工商的資金後,涓滴成河,獲利之外還有更大的目的,要扶持創業、協助地方的中小企業成長。

他認為這樣的組織,值得政府重視。林杏回表示,政府對信合社的要求及約束,與商業銀行一樣,但是在業務面,信合社卻很多都無法承作,例如:外匯、信託等,導致信合社只能賺取存放款利差,或微薄的代收付手續費,銀行則是海闊天空,什麼都可以做。

彰化縣目前有五家信合社,資產規模與獲利均居第一的彰化六信,理事主席黃彰仁今年85歲,擔任六信理事達55年,削瘦的臉頰配上兩個大大的招風耳,「有沒有像一個人?」,「王永慶」,答對了。

「所以我不能做壞事」,黃彰仁幽默地說。他回憶,民國六、七十年代,大家借錢難,不敢走進銀行,都到合作社來,當時合作社存款占彰化地區八成,一直是台灣地方經濟很重要的幫手。

不過,隨著逾放比攀升,政府鼓勵改制與整併,黃彰仁說,「我們實在可憐,政府不幫忙不打緊,還要消滅你。能夠活下來是歷經苦楚,都有危機意識」,他都跟年輕一代講,要腳踏實地去做,這是你的事業,有賺大家分,被買去就慘了。也因此,絕對沒人敢來跟他談併購。

相關文章

More